这几天高考放榜了,每年这个时候,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十年寒窗苦种种,今日谁家披花红?
咚咚真心希望各位看官家的考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孩子,“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嘛。
中国人对于教育的重视已经沁入骨血,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而且从古至今皆是如此。同样的,不管是过去的科举还是现在的高考,都是极其残酷的,能高中者从来都是寥寥无几。
青岛地区过去有几个名门望族,都是有名的书香门第,进士举人辈出,比如即墨的蓝、周、杨、郭、平度的官氏,但要说最会“高考”的家族,那非即墨黄氏莫属。
这家人有多牛呢?
从明朝嘉靖到清朝光绪年间,即墨黄氏共出了8个进士、34个举人、44个贡生(在京师国子监读书的学子),多人在朝廷任职,远超其他家族。今天咚咚就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黄氏家族,还有其与崂山千丝万缕的联系。
六世黄作孚:五世发奋终金榜题名两斗权臣筑上下书院
之前咚咚多次说过,即墨与崂山地区在明初时因为战乱,几乎断了人烟,明初需要从外地大量迁入人口,黄氏家族就是这么过来的:永乐二年,其始祖从山东益都棘林村(现青州市吉林村)迁到了即墨东关,毫无背景,以种地为生,但因家风纯正,家族蒸蒸日上。
到了第六世时,祖坟冒了火,出了个文曲星——黄作孚。
西方谚语:三代人培养不出一个贵族,在中国,出个进士可以说更费劲,黄家整整奋斗了5世。
黄作孚明嘉靖25年(年)中了举人,7年之后中了进士,安排在兵部实习。当时权奸严嵩为内阁首辅,黄作孚这个人很有气节,三番两头跟严阁老对着干,后被安排在山西高平县任知县,颇有政绩,但是最后还是因为得罪严*被贬官回乡了。这个人清廉到什么程度呢?连路费都是同僚给凑的,也没什么行李,看着相当可怜。
《大明王朝》倪大红饰严嵩
回乡之后,他就在崂山的浮山隐居起来,还盖了一个“潮海庵”,在此读书。
浮山现在算市区了,很多人来这爬山玩
不仅如此,他还和弟弟黄作圣在崂山石门山建了上、下两所书院,让子侄们在此潜心读书,这两所书院,为黄家的崛起起到了关键作用。
从黄作孚开始,即墨黄家就和崂山联系在了一起,而且越来越紧密。
第七世黄嘉善:持笔胯刀浴血二十载,三边大捷威震三千里
到了第七世,黄家祖坟的火突然烧成了三昧真火,出了个绝世的人物,黄作孚弟弟黄作圣的长子,他的亲侄子——黄嘉善。
黄嘉善常服像
黄嘉善从小就在家族的崂山书院里读书,是学霸中的学霸,人精中的人精。
万历5年,28岁的他就考中了进士,从县令(县长)、到同知(副市长)、到知府(市长)、按察使(省政法委书记)、一路往上升迁都察院右都御史(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总检察长+最高院副法官)兼兵部侍郎(国防部长副部长)兼陕西三边总督(军区司令),最终升任兵部尚书(国防部长),加封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师(从一品)。
黄嘉善两榜进士出身,却是个儒将。他大伯黄作孚中进士后,在兵部实习过,不知道是不是他大伯给他传授过经验,黄嘉善治军打仗很有一套。
明朝灭元之后,蒙古残余势力一直侵扰不断。为抵抗蒙古,明朝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万里之间相继设立了九个军事重镇,分别是辽东镇(辽宁北镇市)、蓟州镇(河北迁西县)、宣府镇(张家口市宣化县)、大同镇(山西大同市)、三关镇(山西宁武县)、延绥镇(陕西榆林市)、宁夏镇(宁夏银川市)、固原镇(宁夏固原市)、甘肃镇(甘肃张掖市)九个边防重镇,史称“明九边”,每个镇负责防线在-公里之间。有明一朝,汉人就在这九个重镇和蒙古人浴血拼杀了近年。
明九边示意图
九大重镇,宣府、大同、蓟州、辽东这四镇军事压力最大,也最为关键,因此叫大明的四大门户,明朝穿越小说经常拿着四个镇做故事背景,黄嘉善的军事起点,就是从山西的大同镇开始的,从此开始了自己20年的边防军事生涯。
山西大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说是尸骨堆出来的城也不为过
大同当时的局面相当混乱,因为黄嘉善是出了名的能干,万历二十年(年),朝廷指派他去大同府当知府,刚去就遇到了军队哗变叛乱,他单枪匹马去叛军军营,稳住了局面,并处死造反的头目,平息了叛乱。随后他在大同整顿军纪、厘清人员编制、保证军饷,大同镇被他治理地整整有条,这一干就是9年,抵御住了鞑靼的年年进犯,并开始兼任武官(左卫兵备)。
朝廷非常认可黄嘉善的军事才能,明万历二十九年(年),他被调任宁夏,任宁夏巡抚(省长),因成功抵御鞑靼数次进犯,三年之后兼任兵部右侍郎。百姓安居乐业,军队战力提升,边防愈加稳固,宁夏百姓给他立了祠。
明万历三十八年(年),朝廷任命黄嘉善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统帅延绥、宁夏、甘肃三边重镇的军事,九个重镇,他管辖的防线占三分之一,可见其军事与治理方面的才能确实出类拔萃。
即墨古城“总督三边”牌坊
万历三十九年(年),鞑靼大规模进犯延绥、宁夏、甘肃三镇,黄嘉善统军斩获敌首级数千,大获全胜,这就是有名的“三边大捷”。
大家可能会问,斩首几千就能称“大捷?
万历年间可不是朱元璋朱棣横扫北元那个时候了,末日之象,朝纲废弛,处于被动防御的情况下,能主动出击,杀几千蒙古人,已经是少有的大胜了。
凭此一战,黄嘉善升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万历皇帝敕造“四世一品”的牌坊一座。
“四世一品”的牌坊还在即墨古城立着呢
明万历四十三年(年),因守边20年,积劳成疾,黄嘉善上书朝廷隐退,回到即墨归隐田园。
独木难支饮恨萨尔浒无力回天魂归即墨城
明万历48年(年),努尔哈赤帅后金八旗攻陷辽宁重镇本溪,切断辽阳、沈阳之间的联系。
后金崛起,大厦将倾,明朝气数将尽
消息传到京师,举朝震惊,但朝中无人,于是朝廷急召已退养回家的黄嘉善,以70多岁的高龄重新担任兵部尚书,迅速筹措谋划,以收复失地,这就是明清之际极其重要的一战——萨尔浒之战。
因关外兵力空虚,朝廷的主流意见是立即抽调甘、浙、闽等省兵力出关进剿,以求速战速决。
黄嘉善在边关对阵鞑靼20年,对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作战能力和策略非常了解。他认为虽然努尔哈赤只有这6万人马,但战力是十分惊人的,尤其是骑兵,在没有城池掩护的情况下,对付从各地临时抽调的步兵,必定如砍瓜切菜一般。
他提出,“厚集兵力,令诸将项臂联络,依次进逼虐敌,蹙而困之,不求近利步捷,期于荡平而已。”
也就是集中兵力,稳打稳扎,步步为营。
不过兵力不足是实情,于是朝廷从各路调集12万大军,但分成4路围剿努尔哈赤,并没有合兵一处。
在整个萨尔浒之战中,史料对黄嘉善在其中的作用并没有说得太详细,也就是说信息有所缺失。
但结果很惨烈,明四路大军,5天内被后金击破三路,5万人被杀,自此一役,明朝失去了主动进攻的能力,只能被动防守。
战败之后,黄嘉善几次请辞,未获允许,于年(明天启四年)病逝,熹宗辍朝一日致哀,诰赐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太保。
为什么黄嘉善作为明朝最高军事长官,在整个战役的作用没有被史料记载太多呢?
而且其从军20多年,明史对其战功描述也是很少,这又是为何?
这可能跟他的孙子有关,稍后我会给大家解释。
第八世黄宗昌:铁骨铮铮斗九千岁力挽狂澜保即墨城
到了第八氏,黄家依然人才辈出,其中最杰出者为黄宗昌,他是黄家奠基人黄作孚的嫡亲孙子,黄嘉善堂兄弟黄师善的儿子。
天启2年(年),黄宗昌34岁高中进士,并在直隶的雄县(现在是河北的雄安新区了)当县令。黄家做官的风气从他爷爷黄作孚就一脉相承,就是不畏权奸。他爷爷是跟严嵩对着干,他则是跟臭名昭著的“九千九百岁”——大宦官魏忠贤作对。
魏忠贤在天启朝风头无两,当时全国各地的官员为了讨好他,争相为他修建生祠。黄宗昌则不然,他自己不立不说,还想尽办法说服了他的上司——保定知府方一藻,找了各种借口,就是不给魏忠贤立祠修像,结果“及*败,清苑独无祠”。可想而知,黄宗昌是真的刚,但是这么刚是要担风险的,魏忠贤本就是直隶人,黄宗昌这么做,是把全族的性命都搭上了。
年,爱做木匠活的明熹宗终于死了,崇祯皇帝即位。魏忠贤虽死,但*羽还在。
黄宗昌此时已升任御史,于是不停弹劾阉*余孽黄克缵、范济世等61人。明末朝纲废弛,大臣们结*营私日益严重,黄宗昌又弹劾了周延儒等一批位高权重的官员,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年,黄宗昌被拔擢为湖广巡按御史。
明代巡按御史品级虽然不高,但是地位高、权力大、职责宽,“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
但因为黄宗昌在京师时弹劾的几个官员进入了内阁当了首辅,所以没过多久就被打击排挤,被政敌寻了个由头,连降4级,并一直被打击报复达10年之久。
降级之后的黄宗昌随即辞官回乡,回到了即墨生活。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生于乱世,命不由己。
崇祯15年(年),清军攻破四大门户之一的蓟州,攻入山东(我媳妇是吉林满族人,属镶黄旗,弄不好她祖上也参加了此次山东之战*_*
)。
清军势如破竹,鲁王自杀,其他三个诸侯王战死,清军掳掠了大批人口,在连破88城后,清军兵锋抵达即墨,并开始攻城。
作为即墨黄氏家族的核心人物,黄宗昌变卖家产充作军饷,率领宗族子弟以及家丁,全部加入守城队伍。此战其次子被清军的流失射中头部阵亡,但清军久攻不下北撤,即墨全县得以保全,免遭屠城,黄宗昌居功至伟。
即墨虽保全,但大明气数已尽,群臣如宵小一般,视军国大事如儿戏,正如崇祯皇帝所言:“朕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
黄宗昌的政敌,内阁首辅、状元郎周延儒在即墨之战的第二年与清军交战时畏缩不前不算,还连连谎报大捷,被锦衣卫揭发后,崇祯皇帝大怒,下令赐死。首辅大学士都这个德行,其他大臣就更不用说了。
崇祯17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天下立刻大乱,即墨当地有人起兵举事,又把即墨县城给围了。
即墨城两千年来经常被围,但是很多重要时刻都能扛过来
县令跑路了,守城又成了黄宗昌的责任,他率领乡亲们又守了四十多天,实在撑不住便派人求援。明军早就溃不成军,哪里还有影子,正巧碰上了清军,此时清军入关的姿态不同以往,过去是掳掠,这次是来坐天下的,于是出兵把即墨县的围给解了。
辞官归隐建玉蕊楼遍访仙山著《崂山志》
辞官回乡的黄宗昌没闲着,他在崂山的铁骑山(惜福镇)东,东汉大儒郑玄的康城书院南建了一个别墅,叫玉蕊楼,在此隐居起来,并在这和明朝遗民们饮酒赋诗,悼念亡国。
不仅如此,他不辞辛苦,翻山越岭,遍访崂山各个宫观庙宇,研究一处处的铭文石刻,民俗风物,把收集到的材料做了系统整理,开始撰写历史上第一部《崂山志》。
他去世时,书稿尚未完成,由其子黄坦续完,然后邀请明代大儒顾炎武作序,并一直流传至今,是研究崂山历史最重要的文献材料之一。
可以这么说,《崂山志》这本书是黄氏家族对崂山最大的贡献,其意义非比寻常,它让崂山的全貌呈现在世人的面前,让崂山从一座云里雾里的仙山变得有迹可循,后人按着书上的内容从容游山,并续作,或新作,崂山的血肉就这样一点一点丰满了起来。
第九世黄培:作反诗济南绞首示众黄坦:承父志重建华严禅院
因为家族里出了黄嘉善这样的帝国柱石,很多黄家人可以依靠祖荫进入朝廷任高官。就比如黄嘉善的亲孙子——黄培。
黄培像
黄培16岁就被授予锦衣卫指挥佥使的职务,历任锦衣卫指挥同知、都指挥同知等职务,并提督九门,授怀远将军、金吾将军等职,在崇祯朝为官17年。
黄培这十几年,基本就在锦衣卫当差了,深受崇祯帝信任,还赐给他一个老婆
明朝灭亡后,他几次想自杀殉国,但因其母亲病逝于北京,他削发为僧后寻找机会,将母亲灵柩送回即墨,葬母后,他将幼子子托其三叔黄宗庠(也是进士出身),准备自尽。经其叔父再三开导,打消殉节念头,但仍蓄发留须,不遵从清朝削发令。
回乡后,黄培经常与友人赋诗明志。先后做了两百多首,在诗中,他经常抒发怀念亡国、不屑于清廷之意。不仅如此,他还将自己的诗文刊刻出来,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杀身之祸就是这么来的。
康熙四年(年),黄培被故旧告发了,因诗文中常有反意,惊动了朝廷,这就是著名的“黄培诗案”,先后有多人被牵连。此案连续审了4年,清廷这次办案尺度较松,除黄培被判极刑之外,余人全部释放。
黄培写的就是反诗,确实没有冤枉他。
康熙八年,黄培被送到济南府被绞首示众,行刑前,他吟诗明志,谈笑自若,自以为死得其所,毫无悔意。
黄培被定性为反贼,而《明史》就是从顺治年间开始修的,到康熙年间正是编纂的时候,所以很有可能因为黄培犯案,在修明史的时候,清廷刻意删减了他爷爷黄嘉善的相关史料,这也就解释了黄嘉善身为明朝兵部尚书,一品大员,《明史》对其描述如此模糊、有限的原因。
黄培继承了黄家人的优良传统,喜欢在崂山游玩。黄培对崂山有一大贡献,就是发现了崂山的一个特产——试金石(我的文章《崂山的一种传说级的特产——试金石过去拿来垒猪圈现在成了宝贝》里有详细描述),他的发现还被写在了他叔父黄宗昌的《崂山志》里。
这就是崂山的试金石,我之前进山拍的
黄培发现的试金石的地方,就是现在崂山的一个景点——八仙墩。这块石头高达一丈,布满纹路,黄培把它运出崂山,放在自己的庭院里,起名叫“日面石”,每天观赏,但旁人很少能见到。
崂山十二景之一的八仙墩
黄坦是黄宗昌之子,从小聪明好学,成年后出任蒲江县知县,后因“黄培诗案”牵连,被解职回乡。
在他父亲死后,他继承父亲的遗志,将《崂山志》编纂完成。
黄宗昌在世时,曾在崂山修建佛寺华严庵,但因为战乱,在未完工之前毁于兵火。黄坦回乡后,筹措善款,终将华严庵建成。华严庵后改名为华严寺,是崂山地区现存的唯一一座佛寺,但寺庙宏伟典雅,为崂山古代建筑艺术之最,大家来崂山旅游有时间的话,可以来看一看。
华严寺风景优美,建筑宏伟,非常漂亮
篇幅有限,即墨黄家其他后代就不一一列举了。
黄家之所以人才辈出,除家风严谨,子弟聪慧外,主要还是在家族书院的建设上,聘请名师为家族子弟讲学,并由长辈代代提携,确实是青岛地区第一望族。
其实根据黄氏家族对崂山的贡献,我个人认为应该给即墨黄氏后代免门票,让人家免费游玩。只要身份证上写青岛市即墨区黄姓的,直接放进去就行了,大家觉得呢?
(原创不易,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