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河口
从山东省会济南东北行,沿黄河而下,约行两百多公里。就来到北镇(时为滨州地委所在地)。北镇以下直至海滨。称为“河口”,黄河从它的源头起,奔腾了四千八百四十五公里,至此注入渤海。
由于黄河从上、中游携带下的泥沙逐渐在此淤积,河口一带已形成了一个大的三角洲。解放前,黄河经常在这里泛滥、漫流,河身不断忽南忽北地作扇面形摆动。从北镇到海边纵横各一百多公里的地区,野草蔓延,杂树丛生,土地大量碱化,形成一片荒原。
年山东河口地区丰收的场面
正在修建的六孔分洪分凌闸
荒原变成良田
全国解放后,这片荒原成了宝贵资源,在人民手中,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镇南边,一个原靠木船摆渡的简陋渡口——道旭,现在巍巍大堤两岸对峙,一座长虹似的大型铁桥横跨河上,桥上车马和桥下船只来往不绝。
新建成的北镇黄河公路桥
过去这一带是“无雨一片碱,有雨水一片。”一九六四年,桥边的小营公社的社员们一鼓作气,半年内修了四千多米长的引水渠、二十八条排水沟、十七个小型水利建筑物,引黄河水淤地、灌溉,并且开深沟排碱,把四百多亩涝洼地,修成了二百多块平整的畦田,还种上了过去从未种过的水稻。几年来,亩产达到三百五十公斤以上。
在一大片荒漠上开垦出的农田
多年来,每到冬春,国家都组织成万人的治黄大军在这里建设。为了控制黄河尾闾走道,加高、培厚了两岸一百多公里的临河大堤,在大堤上栽植了近百万株树木和大量草坪,使大堤成为抗御洪水、凌汛的坚实屏障,约束着洪水下泄入海。国家还在黄河沿线建起了多处引黄涵闸、排灌站和扬水站,它们与各其他几千个小型排灌工程相连,初步形成了一个排灌系统。
引黄河水淤地的小型水闸
北镇以东的冲积平原,面积约二十万公顷。六十年代初,国家在这里兴办一个养马场,一批批解放军战士和知识青年来到这里,他们用艰苦的劳动,改造这个沉睡的荒原。他们冒着严寒,在冻得像石头似的地上破土开荒。第二年,他们播种的四千多亩小麦就获得了亩产二百公斤的收成。
在黄河入海的故道上建立的国营马场
国营马场的女子机耕组在检修拖拉机
国营马场的秋收场面
十多年来,他们战胜风沙、洪水和蚊蝇,在长满荆棘芦苇的荒滩上,和治黄大军一道,筑起了四十多公里的防洪堤,疏通了五条直通渤海的大排水沟,兴建了三处机灌站和横贯全场的三条引黄灌溉总渠。目前,他们已开垦出了一万三千来公顷良田,建成了规模较大的农牧并举的马场,培育了许多骏马。
渤海湾捞虾的船只
现在,除这个马场外,在这里还出现了一系列命名为黄河的国营农场。到了秋收季节,在平展展的耕地上,几百台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在不停地轰鸣,好一派兴旺景象!
成批生产的小型柴油机
新建的河口地区造纸厂
北镇新貌
解放前,还是一个小村的北镇,现在已成为拥有机器制造、纺织、造纸、化肥、食品加工等各种轻重工业的新兴工业小城。这些企业大都是在一九六八年前后投产的。北镇以下直到海边的辽阔平原上,纵横交错的新建柏油路上,满载着各种工业设备和建筑材料往来不断,展现着一幅繁忙的大建设图景。
新建的北镇棉纺织厂
北镇活塞厂原来只是生产铁锅等日用铁器的小厂,现在已发展成活塞中型工厂
北镇柴油机厂女车工于桂兰(右)和曹振玉是一九六八和一九六九年进厂的青年,现在都是熟练的工人了
黄河入海了
在黄河的河口,陆地平缓地伸向海中,随着潮汐的起落,海水动辄进退几公里、十几公里。出河口几十公里后,大陆才慢慢伸向海底深处,出现了碧蓝色的大海,然而黄色河水还成块成条地被碧波包围着,轮廓分明地伸向天水交接处。旭日从海上升起时,霞光万道。回顾黄河,像一条金光大道,延伸在锦绣大陆上。
水文工作人员在河口进行水文测量
历史后门来源:历史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