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工程既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重大的发展工程。近年来,我盟把棚户区改造工程作为促进城市转型升级的一剂“助推剂”,通过大力推进棚改与楼市存量的有效衔接,以货币置换的棚户区“改造运动”正在巴彦浩特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棚户区居民,在领到新房钥匙的同时,也在见证一座城市的有机更新。
实施棚户区改造势在必行告别居住了30多年的陈旧平房,住上两室一厅的敞亮新居,柳树沟嘎查居民张淑兰如今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闲暇之余还在阳台上养起了花草。因为棚户区改造搬迁,张淑兰一家今年4月份搬进了新居。说起过去,张淑兰十分感慨:“平常还好,一到下雨天地上都是烂泥,走两步路连穿的是啥鞋都看不出来;冬天屋里要生火、倒煤灰,烟熏火燎的咋烧屋子也不热乎,出门还总担心家里锅炉灭了咋办?搬到楼房这些问题都不用愁了,洗菜做饭啥时候都能用上热乎水,出门也方便了。”谈到现在居住环境的变化,张淑兰告诉记者,搬进新楼房,改变的不仅是环境,更是心情。
搬出棚户区,住进新家园,是广大棚户区居民的殷切期盼。如今,越来越多的巴彦浩特居民正经历着张淑兰一家这样的转变,掀开生活的崭新一页。据了解,在巴彦浩特42.5平方公里建成区内,平房占套(户),面积达.7万平方米。这些平房区内,大多房屋建设年代久远,居住条件简陋,公共设施不配套,环境和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多。居民中低收入家庭比例高,下岗失业、退休职工比较集中,靠自身力量很难购房改善居住质量,搬进环境好的新楼房成为他们多年的梦想。为改变这一现状,年末,阿左旗发出动员令,正式启动年巴彦浩特地区户65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危房改造工程。通过实施棚改工程,在改善棚户区居民住房条件的同时,积极化解房地产库存难题,通过政府搭建购房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棚改区居民购买商品房作为棚改安置用房,既满足了棚户区百姓的安置需求,也为城市房地产库存“减压”。
连片开发完善城市功能“几个月前,北环路两边上还是一堆烂房子,环境很差。没想到一转眼,变成了满眼的绿色。”
“是啊,有这么多的树,空气格外清新。”……这是居住在锡林路附近的居民张金花老人与邻居闲聊时,离不开的一个话题:巴彦浩特目前正在实施改造的集中成片棚户区北环路棚户区改造。
近年来,我盟将盟府巴彦浩特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与完善城市功能相结合,集中拆迁改造5大片棚户区,通过新建一批城市道路,建路网、布骨架、开通道,以有效拓展城市空间、缓解交通拥堵和设施不配套问题;将城市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与城市拓展区开发相结合,拉开城市框架,做大体量;在做好群众“安居工程”的基础上,在不进行就地新建商品住房的条件下,着眼城市功能、住居环境和城区连片改造开发,完善绿地系统规划,高标准实施城市生态隔离带、湿地公园、景观改造和道路绿化建设,加强城镇中心区、老城区等绿化薄弱地区的园林绿化改造提升,开展拆迁建绿、拆违还绿、破硬增绿、增设移动景观等工作,不断提高绿地总量;在稳步推进城市道路改造、管理工作,加大城区排水、排污管网建设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社区配套设施,积极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切实改善城区居住环境,助推城市综合体打造,城市品质的提升。
以棚改激活城市系统更新随着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巴彦浩特城市发展的空间、骨架、理念都在拔节生长。当年鳞次栉比的住宅,逐渐褪化成功能不足、配套缺失、环境杂乱的老旧房屋。这些成片危旧住宅区,脏、乱、差的环境就像城市在有机更新中遭遇的“后遗症”,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棚户区改造工程,作为城市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改善居民人居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城市的格局,提升着城市的颜值与品质。”盟、阿左旗住建部门负责棚户区改造的工作人员介绍:“实施棚户区改造不仅可以带动房地产投资和去库存,同时,通过棚户区改造还可以使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也有利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盘活存量土地。”有了土地空间,城市就能延展发展框架,不断“扩容”提质。按照舒朗、大气、宜居的理念,以打造国家级园林城市为契机,巴彦浩特改造后的棚户区,将用于城市土地增项,包括基础设施用地、公共服务用地、绿化用地及其它用地,如道路、管网建设、停车场、游园、学校、绿地建设,以提高城市建设品味,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让巴彦浩特成为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的国家园林城市,成为“疏朗大气、舒适宜居”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百姓期待华丽蜕变连日来,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