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辉:福利院老人不是献爱心的工具
■ 一家之言志愿者们不是以老人的需要为出发点,而纯粹是以满足自己“到此一爱”的需求为目的。每到周末,佛山市福利院有时一天要来五六批志愿者,为了接待他们,老人们感到身心疲惫。五一期间,佛山市福利院志愿者又“爆棚”,5月1日就有5批志愿者前来服务。一次,佛山一所院校的志愿者没有提前预约,中午12时多打电话过来,说当天下午有一批志愿者到这里提供服务,并且交代“我们的日程排得很满,下午只有半个小时时间在福利院,麻烦安排好老人集中,到时我们过去拍照”。(5月4日《广州》)我相信这则新闻的真实性。这种表演性“爱心”的荒诞在于,老人已经不是“志愿者”需要付出关爱的对象,而是他们证明自己“爱心”的工具。照了相,盖了福利院的章,学校的志愿者们就可以以此作为凭证,将之作为社团组织的一项活动成绩进行展示。但是,谁敢说出现在佛山市福利院的爱心一幕,在我们学校教育中没有以其他形式出现过?“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首歌那个年代的人都唱过吧?你的同学里有多少人争先恐后地把家长留给自己买冰糕钱交给了老师,并撒谎说,是在马路边捡的?我就干过。当然,凡是干过这种事的小朋友都有收获,我的学期评语就多一句“拾金不昧”的道德评价,有的小孩儿还会额外得到墙壁上的一朵小红花。这样的经历告诉我们,爱心是可以用来交换为优良的体制评价的。那么,爱心行动不可避免地在某些时候会加上投机的色彩,功利化的事实强于“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赐”的信仰。学校教育中,将爱心活动作为个人整体评价的一部分进行捆绑的方式,必然使爱心活动成为一种短期功利。这样的关爱甚至更类似于一种粗暴。“当天来了五拨志愿者,身体稍好的黄会珍老人先后3次被志愿者领着在院子里‘晒太阳’,通过电梯上上下下3次,老人感到疲惫不堪,回到房间,老人已是气喘吁吁。”志愿者们不是以老人的需要为出发点,而纯粹是以满足自己“到此一爱”的需求为目的。当爱心被绑架上各类体制评价,献爱心则不免异化为荒诞剧。□蔡晓辉(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