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玉雕传承_河南
熙熙攘攘的人流,排起长龙的车辆,赵河岸边气派的国际玉城、天下玉源,路边一间间摆满玉雕精品的店铺……8月15日,来到素有“玉雕之乡”之称的镇平县石佛寺镇。
穿过人流向镇区西边的榆树庄村走去,在一家玉雕店面前停下,迎面出来的小伙子问道:“想看点啥?来屋里坐。”
说明采访的意图后,25岁的店老板吕小川说:“你们先采访我爷爷吧,他可是老玉雕人啦!”在吕小川的指引下,见到了77岁的吕丁奇老人。老人自小学习玉雕,1958年被招进县里刚成立的玉器厂当师傅,每个月天津口岸来收货的人总是对他的作品赞不绝口,他年年被厂里评为“先进工作者”和“生产标兵”。由于他技术精湛,1962年乡里成立玉器厂时,乡领导又把他要回了乡办玉器厂。
改革开放初期,石佛寺镇的玉器加工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吕小川的父亲吕清文自小就在吕丁奇老人的身边帮忙,老人的玉雕手艺都传给了吕清文。吕清文在家里支起了玉雕加工车。那时的加工车还不是电力的,需用脚蹬沙轮带着机器转动。就是这简易的机械转动为吕清文“转”来了不菲的收入。
出生于玉雕加工世家的吕小川自小就对玉雕有感情,爷爷和父亲对玉雕的热爱都在吕小川的身上得到了继承。他初中毕业后进入县工艺美术职业学校专攻玉雕加工,学成后,开始自己创业。他没向家里要一分钱,而是用借来的钱买来昆仑玉,加工销售后挣来了起家的本钱。凭着对这门艺术的刻苦钻研,以及从爷爷和父亲那里学来的手艺,吕小川的作品不仅雕工精美,而且设计上独具一格。与父辈们创作的老题材相比,他的玉雕作品有了鲜明的时代风格,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吕小川说:“俺还要继续努力,把祖传的玉雕工艺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