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是我国生猪生产和外调大省,同时也是我国最早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地区。那么,现在当地的疫情控制和生猪生产形势怎么样呢?经过这次疫情,当地生猪生产有哪些变化呢?
规范流程设备升级猪场复养成功
辽宁省北镇市某猪场生物安全部经理介绍,去年10月15日在当地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使得他们猪场共扑杀头猪,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在经过40多天的疫区封锁之后,当地政府按照每头元的标准给他们发放了补贴资金。同时,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专家也专程赶来,帮助他们开展复养,从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今年6月25日,猪场正式恢复生产。
严格消毒
所有进场人员都要穿上防护服、经过多重消毒才能进入,而且消毒时间要严格控制在5分钟,车辆更要经过洗消中心的高温清洗、消毒剂喷洒、采样检测存档。在外阻断、内灭杀这个基础上,通过70℃的高温对车辆进行冲洗、消毒,再进行烘干,高温能灭杀40多种微生物病毒。
自动化猪舍
猪场新投入建设的中转饲料塔,就可以有效阻断车流、人流进入生产区。自动上料、自动上水,8栋猪舍只需要4个人。猪舍是自动化申请国家财政补贴,年的,大概能申请到多万元。
从复产到现在,没有检测出任何的非洲猪瘟病毒。这个大型猪场的复养成功,也增强了周边养殖户的信心。猪场正在扩建的8栋猪舍占地面积80亩,预计年出栏生猪头以上。
养猪效益也有所提升
在规范流程和设备升级之后,生猪主产区的疫情得到控制,生猪产能也有望恢复,那么目前当地生猪价格如何?养殖户的养殖效益怎样呢?
生猪
张德勇在辽宁省黑山县高家村经营着一家年出栏多头的小型猪场,他表示,正常养一头猪会在斤左右时出栏,而现在即便养到斤也不愁卖。他的猪圈里现在还有小猪八九十头、大猪还有30多头,今年能收入50万元,是这些年当中收益最高的一年。
饲料
辽宁省某饲料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下半年和上半年相比,饲料销量增长在30%以上。
仔猪
销量增长的不仅是饲料,现在市场上的仔猪也成为热门货。在辽宁省黑山县一家大型仔猪繁育基地,负责人赵恩新表示,现在仔猪销售相当火爆,每月销量在头左右。
数据显示,年10月份,辽宁省生猪存栏量环比增长2.3%,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0.6%。其中,年出栏0头以上规模猪场生猪存栏环比增长1.9%,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2.1%。
去年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等原因,有三成左右的养殖户选择了退出,而眼下猪价大幅回升、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大家的信心又回来了。
如何针对性着手,确保养殖户无忧?
国家的支持确实给小养殖户来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但不少小农户仍有一些担忧。对此,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吴天龙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并强调落实效果,消除农户养殖疑虑。
一是加快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发放,并适度提高补助标准。
二是尽快安排养殖场异地重建工作,因地制宜制定支持政策,对防疫和环保环节重点支持,鼓励有意愿的小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
三是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养殖小区,为农户集中养殖提供选择。
四是推动养殖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增进小养殖户与市场的对接效率。
五是加大疫苗研发投入,增强防疫体系建设。
六是强调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地方对生猪养殖的重视程度。
其次,要鼓励种养结合和粪污处理同步,清除养殖的环境隐患。
充分发掘种植业对养殖业粪污的承载优势,鼓励粪肥还田,引导养殖户和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相互协作,统筹资源。
各地区管理部门可统筹兼顾,根据本地区土地资源和吸纳猪场粪便的能力,按照种养结合的发展思路,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生猪发展计划。鼓励科研单位完善粪便处理技术,增加猪粪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效率。引导各地区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机肥发展计划,对现有的猪场,推行庭园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实现良性循环。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发展林下养殖。
此外,还要加强政策导向和防疫知识宣传,稳定养殖户预期。
通过多种途径向农户传达中央及各级政府的精神,及时废除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阐明政策法规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稳定养殖户的政策预期。同时加强防疫知识宣传,引导养殖户对非洲猪瘟形成正确认识,掌控防疫手段,熟悉应对措施,消除因未知而引发的恐惧。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政府网
编辑: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