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耕读传家逾千年湖镇古围展新颜人民资讯
TUhjnbcbe - 2023/11/8 21:30:00

“一个村就是一座城,一个围就是一个圩。”这是博罗县湖镇镇居民对湖镇围口口相传的描述。坐落于罗浮山脚下的湖镇镇湖镇村湖镇围,总占地面积约.4亩,是一个集宋元、明、清、民国时期建筑文化的珍贵古建筑群。这座广东省古村落,建筑群布局严谨、气势恢宏,是岭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之一。

湖镇围最大的家族——胡氏家族在博罗繁衍千年,自六世祖率族人迁入湖镇围,逐渐成为这里的主人。胡氏家族在湖镇围修筑了城墙,自成一圩。自北宋至清朝,居住于此的胡氏家族虽无显赫达官贵人,却朝朝有官代代有贤,至明清鼎盛一时,被明代惠州府授封为“罗浮名宗”之族。历经千年的岁月,湖镇围的建筑已逐渐老去,但进取、团结的精神仍激励着一代代胡氏后人奋进。

古村特色

主村巷“耙齿”形布局近百条小巷纵横交错

湖镇围坐落在湖镇镇湖镇村内,处于四面环山的盆地中央,坐北向南,东顾秦山,南看太平山,西望罗浮山,北眺白马山。东江支流湖镇沙河从湖镇围后面蜿蜒而过,环绕古村落的古城护城河已演变成一口口鱼塘,包围着大半个湖镇围。在丰水季节,湖镇围被碧水环绕,高空航拍别有一番风貌。

湖镇围是一座客家围屋建筑模式的古村落,较好地反映了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风貌及地方民俗风情。屋场自西向东横亘千米,村中各式院落数以百计。村里主村巷布局为“耙齿”形,近百条大小各异的小巷纵横交错,分布在各个院落之间。环村南的一条长米主巷道,犹如一柄巨型“耙梁”贯通西东。

徜徉于贯穿古村落的主巷道,可见两旁的古宅错落有致,花岗岩砌就的墙根、门口的青石板凳,无一不镌刻着昔日的痕迹。曾经居住有上千人的湖镇围,如今村民已大多迁居在外,巷道里不时出现几个缓缓而行的身影,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更显安宁与静谧。

历史故事

胡氏六代建村设郭城墙围护商贾繁盛

行走在湖镇围主巷道,沿路有多间祠堂,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是胡氏祠堂。胡氏祠堂是胡氏族人祭祖之所,正门两边有石柱斗梁、檐雕、梁雕及壁画。大门上方嵌有石匾一块,上书“胡氏祠堂”,门框下嵌有两个“门当”,分别刻有“祀”“胤”两字。祀为祭祀,胤为后嗣。入门处乃仪门,仪屏已毁,只剩下两侧各立着的八角石柱。仪门上方悬木牌匾两块,向外一块上书“昭代名儒”,向内的一块上书“诰封大夫”字样。这些牌匾记录的就是胡氏二世胡硙的故事。

湖镇村原村干部、胡氏后人胡裕康介绍,胡氏族人口口相传,都说这块牌匾是皇帝赐给胡硙的,只不过原匾已毁,现在这块是后来复制挂上去的。《胡氏族谱》记载,胡硙从小好学,潜身奋志,饱读经论,博学多才,得中高升爵位“谏议大夫”,朝廷命官之职,有谏皇帝之权,誉满天下。

据族谱记载,胡硙生三子,长子胡思敏、次子胡思纲、三子胡天麟,都居住在博罗城。而到了胡氏第四代和第五代,就开始陆续往博罗城以西落居。其中,胡思纲一支到湖镇的孟径居住。到了第六代,胡文俊率领家族从孟径迁入湖镇围。至此,胡氏族人就在湖镇围这片土地开宗繁衍,建村设郭,耕读传家,勤学致仕。

当年的湖镇围拥有城的规模:四周均有城墙,城墙外亦有护城河。《胡氏族谱》记载:村环城围,建有东西城门,还有北门,都是两层楼角(阁)。东有迎阳门,西有望庚门,北有北镇门,大街全由方石砌成,平坦清雅,(村面积)长千米、宽五百……湖镇围为何建有城墙,又建于哪个朝代?据《博罗县志》记载:“湖镇城在县西北四十里,明设巡司于此,故有城。”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古城墙已难觅踪迹,而湖镇围昔日的繁荣仍为后人津津乐道。民国版《博罗县志》记载,明洪武四年(年),博罗县设善政、石湾两个巡检司,其中善政巡检司就设在湖镇围,可见湖镇围的重要。与此同时,湖镇围的工商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当时湖镇围店户有50家,相当于县城店户数的1/3。明万历年间,文人欧必元游记所云:“居民数百家,胡其巨姓者是也。”据悉,湖镇围村民每逢农历初三、初六、初九都会出去圩里赶集,可见当时湖镇围商业的繁荣。

文脉传承

勤学致仕,“宋元明清,朝朝有官”

湖镇围胡氏家族不断壮大的同时,也涌现出许多人才。历代胡氏子弟勤奋好学,刻苦用功,勤学致仕,功名誉传东江流域。用胡氏族人的话来说就是“宋元明清,朝朝有官”。“罗浮名宗”的牌匾,便是明朝惠州府对湖镇围的封授。

在《胡氏族谱》里有个《湖镇历代名人记录表》,里面也详细列出了湖镇围胡氏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为官者的姓名和爵职位,共有38位。如:宋朝,二世胡硙为宋代谏议大夫、七世胡政为循州判官(“判官”一职主要是辅助长官处理公事);元朝,八世胡德众为都察院都事(相当于在国家监察机关处理文书工作);明朝,九世胡忠为汶水县知县、十一世胡宽任南宁府经历(“经历”一职主要掌管出纳文书)、十三世胡环为仙游县知县、十四世胡世祥为南北户部郎中等。

到了清代,胡氏真正为官的不多,多是秀才、国学之类。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一名进士和一名举人。《胡氏族谱》记载,二十世胡之冕为清代进士,二十世胡忠怀为乾隆已酉科武举人。对于胡之冕,胡氏族谱还记载了他“食糍粘墨”的勤学趣事:胡之冕勤奋苦学,经常发愤忘食。一年春节期间,其妻子拿来糍粑和糖水放在他的书桌上让他吃。胡之冕拿起糍粑,一边吃一边看书。吃完以后,妻子来收拾,却发现胡之冕满嘴都是墨汁。原来他把墨汁当糖水粘糍粑吃了,因为看书太过入神而浑然不知。

冬去春来,文脉赓续,崇文重教代代传。历朝历代,胡氏先人都对族中子弟严加管教,诫其勤勉用功。时至今日,湖镇围依旧重视文化教育与道德修养。现今的湖镇中心小学就是胡氏族人筹建的,开创了湖镇办学先河。湖镇村党支部副书记胡焕新介绍,湖镇村历来重视教育,近年来每年都会拿出近10万元用于奖教助学。“钱虽然不多,但几乎占据村集体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可见湖镇村是多么重视教育。”胡焕新表示,每年村里都会出资给湖镇中心小学、湖镇中学奖学,并对村里考上大学的学生给予奖励,鼓励他们勤勉学习、奉献社会。

乡村振兴

依托古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在湖镇围主巷道入口处,两棵百年古树相伴而生。古树上的铭牌记载,两棵古树都有多年树龄,一棵是山合欢,另一棵是山槐。多年来,两棵古树一左一右,见证了湖镇古围的岁月沧桑,用不断繁衍的枝叶展示着生命的坚韧。

从胡氏祠堂一侧穿过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就可来到有着茂盛树林的后山。胡裕康介绍,据传后山的土是颜色鲜艳的五色土,因此历代村民不得在后山建房、伐树。美丽传说的背后,是湖镇围人世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之道。

时光流转,老树依旧葳蕤挺拔、生机勃勃。这片几近原生态的树林,生长着樟树等树木,树高数丈,枝繁叶茂。胡焕新介绍,年,该村把后山外围道路修建了休闲步道,打造了后山休闲公园,成为了村民休闲锻炼和游人观光的好去处。

如今的湖镇村,正不断探索乡村文化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协调发展之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湖镇村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齐心协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展露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面貌。同时,依托湖镇围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天然资源优势,不断擦亮古村名片,为乡村旅游注入新动力。

乡土民俗

湖镇围上灯仪式在东江流域规模最大

随着岁月流逝,留存至今的,除了古老的建筑,还有扎根民心的乡土民俗。

湖镇围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农历新年“买灯”的风俗。上灯,是博罗本地很多地方的风俗,而湖镇围的买灯上灯仪式,更显得隆重异常。农历大年初六这一天,湖镇围古村落四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只要上一年有哪户人家诞下男丁,就会举行隆重的“上灯”仪式。“灯”是客家方言“丁”的谐音。这一天到来时,上一年诞下男丁的户主就会组织起来,举着家族的大旗,一大早一路舞动醒狮,敲锣打鼓,到指定的地方去买灯,买灯回来将灯挂在胡氏祠堂。

湖镇围“上灯”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前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看,成为东江流域规模最大、保持传统最完整、最热闹的春节必备节目之一。

除了“上灯”,舞狮也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每逢节日或喜庆大事,舞狮队都会出来助兴。据介绍,舞狮已不仅是纯为娱乐而表演,它代表着湖镇村人精神形式的满足感,发扬乐观、团结及奋勇向前的精神,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吉祥祝福。近两年春节期间,考虑到疫情防控需要,湖镇围胡氏后人自觉取消了延续多年的“上灯”仪式及舞狮等聚集活动,这也充分显示了胡氏后人的责任与担当。

古祠探秘

据说能工巧匠耗时数年建德基公祠

据记载,自宋朝以来,湖镇围胡氏先人先后建起胡氏祠堂、愈宽公祠、希孟公祠、德众公祠、逊众公祠、东岭公祠、椿堂公祠、德基公祠、东庙、西庙、北庙、观音庙、大庙、东林寺、西林寺等15座祠(庙)宇。保留至今的,除了胡氏祠堂,还有愈宽公祠和德基公祠。

愈宽公祠分上、中、下三进而建,三殿显得宽畅。正门上嵌石匾一块,上刻“愈宽公祠”字样(浮雕),门框下有两个“门当”,分别刻有“福”“寿”两字。青石门框上贴对联一副,上联是“苏湖世泽”,下联为“吉水家风”。愈宽乃学士学位,其性情温和,以仁为善。愈宽逝世后,其后裔为祭祀先人建此祠。愈宽公祠下三殿保留较为完整的斗梁斗架,檐雕梁雕古色古香。早些年由省委宣传部和珠影联合拍摄的电视连续剧《东江纵队》,许多战争场面和古村、古建筑就在围村内取景和拍摄。

德基公祠距愈宽公祠右侧约20米处,是龙华五村陈百万嫁女的陪嫁礼。据传,建造此祠时,招募能工巧匠近人,按各项施工程序调配人力。其中打磨青砖工人达人之众。青砖打磨是一项细腻的操作工序,严格规定每人每天只能磨砖6块。砖块长、宽、高尺度统一,平面光滑整齐。民工每天磨砖不已,花了5年时间才完成。据悉,此公祠的雕刻色彩斑斓、栩栩如生,亦用了5年的时间才雕刻完毕。公祠占地面积之广、动用民工之多、建筑时间之长、技术之精、工程之巨,实为罕见。可惜历经数百年的风吹雨打,如今的德基公祠已难觅昔日荣光。

统筹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惠州日报记者朱丽婷李燕文贺小山通讯员黄伟雄-05-0:00:00:0朱丽婷李燕文贺小山广东省古村落湖镇围传承进取团结精神激励后人奋进耕读传家逾千年湖镇古围展新颜/enpproperty本文来源:惠州日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耕读传家逾千年湖镇古围展新颜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