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历史上的晋阳勋贵高欢与北镇豪帅的等
TUhjnbcbe - 2023/11/7 21:13:00

在晋阳勋贵掌握东魏中央权力的过程中,作为勋贵领袖的高欢看到了元魏皇权的衰弱,逐渐产生了取代的想法,而这势必会与勋贵产生矛盾。贺拔岳的幕僚薛孝通就曾注意到这个问题:“诸将或素居其上,或与之等夷,屈首从之,势非获己。今或在京师,或据州镇,高王除之则失人望,留之则为心腹之疾。”对于晋阳勋贵来说,高欢虽为领袖,但是他们之间并不是汉家传统的君臣关系,而是基于在北镇部落中长期形成的“等夷关系”。

一、高澄霸府主导下邺城行政中心的确立

在保留元魏皇帝的情况下,高欢与北镇豪帅名义上都是元魏皇帝的臣子,“等夷”的关系将继续维系。而高氏取得皇权后,北镇豪帅身份将会变为“高氏之臣”,这是他们不愿看到的。高欢知道如果此时强行取代元魏皇权,一旦勋贵们的反对,会使新政权根基不稳,所以高欢终其一生未行嬗代,而是将这一历史任务交由其子去完成。从高氏有嬗代想法并付诸实施,完成由北镇豪帅领袖到皇帝身份转变开始,就已站到了勋贵们的对立面,双方的矛盾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

高欢也有意培养高澄,武定二年,高澄在邺都官僚系统中的权力日渐扩充,三月壬子“以齐文襄王为大将军、领侍中,其文武职事、赏罚众典,询禀之”,不同于天平年间的入邺辅政,高澄此时有了赏罚重典的实权,并在高欢的授意下开始对高氏称帝道路上的最大阻碍——晋阳勋贵进行打击。

勋贵们遭到高澄严厉打击,而高欢则态度暧昧,不加阻止,等到其入狱后才向孝静帝请命求情,后又以老友的身份私下慰问。父子二人一人唱黑脸,一人唱白脸,其目的就是要帮助高澄确立威信。

值得注意的是高澄从小的生活环境是在中原内地,高欢曾为高澄专门选定汉人世家子弟侍讲或伴读,在河北起事之初,高澄就已随河北大儒杜询讲学。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高澄本人与勋贵并无多少情感联系,当时和高欢同辈的勋贵,也并不把高澄放在眼里。

为了能够完成皇权嬗代,寻找可对抗勋贵的力量,高澄最早从元象元年任吏部尚书时,就逐步开始建立自己霸府。提拔重用一批门第较轻,品位较低的文官来担任宪司,如崔暹、崔昂、宋游道等,给予他们极高的恩宠,依靠他们去打压勋贵。

高澄邺中霸府的班底除王士良出自北镇,其余全为汉人文官。武定五年高澄之弟高洋任京畿都督掌管邺城军事。此外高澄“肃贪”为名,对以“四贵”为首的晋阳勋贵势力予以打压,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做法,将晋阳勋贵势力排出邺城,邺城开始由高氏控制。但高澄对晋阳军方势力(勋贵)暂时还无法掌控。由此东魏中央权力正式分化,形成两个权力中心,即以高澄为核心的邺城中央和以勋贵为核心的晋阳。

二、高洋霸府嬗代下与勋贵的冲突

高欢于武定六年正月卒,高澄秘不发丧,未使晋阳勋贵来得及反应,便迅速完成权力继承,开始在邺城紧锣密鼓地进行嬗代前的准备。而就在嬗代前夕,高澄在邺意外遇刺身亡。这也成为一桩历史疑案,韦琦辉先生在《高澄遇刺事件再探》一文中,认为侯景是幕后凶手,其说法有一定道理,毕竟勋贵与高氏在权力争斗过程中存在矛盾,侯景的确嫌疑最大。在高澄遇刺后,其弟高洋迅速作出反应,出面平乱稳住了局面。

史载:‘世宗遇害,事出仓卒,内外震骇。帝(高洋)神色不变,指麾部分,自脔斩群贼而漆其头,徐宣言曰:“奴反,大将军被伤,无大苦也。’当时内外莫不惊异焉。乃赴晋阳,亲总庶政,务从宽厚,事有不便者咸蠲省焉。”高洋本来是没有机会染指皇权的,但是其兄的意外身亡,给其提供了机会。之后高洋开始在邺城组建自己的霸府,为取代元魏皇权积累政治力量。

高洋霸府主要有两部分人员组成。一是继承其兄高澄的班底。主要以高德政为核心,另一派是以在邺城长期负责行政的杨愔为核心,史载:“典选二十余年,奖擢人伦,以为己任。然取士多以言貌,时致谤言,以为愔之用人,似贫士市瓜,取其大者。愔闻,不屑焉。”杨愔出于渤海高氏幕僚,所以在选用人才方面偏重河北豪族。

如巨鹿魏氏族魏恺:“迁青州长史,固辞不就,杨愔以闻,显祖大怒,谓愔云:‘何物汉子,我与官,不肯就!……放其还家,永不收采。由是积年沉废。后遇杨愔于路,微自披陈……数日,除霍州刺史。”

杨愔长期掌典选,受杨愔之召邢邵、崔悛、陆操、王昕、阳休之、裴让之等汉人文官也纷纷加入高洋霸府。而杨愔又凭借着与皇室的婚姻关系,又与淮阳公主之婿燕子献、东平公主之婿可朱浑天和等人关系密切,将这些人也拉入高洋麾下。

高洋在邺中的霸府权势日盛,高洋认为嬗代的时机已成熟,于是开始试探勋贵们的态度,不料却遭到一些勋贵反对,甚至其母娄太后都不同意。

虽有如此多的反对之声,但高洋还是对局势作出误判,认为勋贵势力不足为惧,毅然决定嬗代。在武定八年五月受禅,高洋先派陈山提入邺知会杨愔,于是杨愔召“太常卿邢邵、七兵尚书崔悛、度支尚书陆操、詹事王昕、黄门侍郎阳休之、中书侍郎裴让之等议撰仪注”,并且严密监控诸元魏宗室,“要魏太傅咸阳王坦等总集,引入北宫,留于东斋,受禅后,乃放还宅”,断孝静帝之援。

整个受禅建国的工作,主要就是在高德政、杨愔操纵下进行的。而在高洋登基后,旋即引发了勋贵们强烈的不满,有些勋贵将领甚至私下开始与西魏联系。此时高欢才意识到自己忽视了勋贵们的力量。高洋遇到了和高澄同样的问题,即无法控制晋阳勋贵代表的军方势力。晋阳勋贵长期自成一派,和邺城官僚间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洋开始一系列的政治运作,妥善处理与晋阳勋贵的关系。

首先对高澄时期整肃勋贵最得力的崔暹等人给予处罚,向勋贵释放友善的信号。史载:“显祖(高洋)初嗣霸业,司马子如等挟旧怨,言(崔)暹罪重,谓宜罚之。高隆之亦言宜宽政网,去苛察法官,黜崔暹,则得远近人意,显祖从之。”

高洋对于二人的指控,处分明快而果决,“暹及崔季舒过恶,鞭二百徙边”,使得勋贵们满意。高洋从武定七年八月到次年五月入邺受魏禅,九个月的时间都在晋阳,史籍未详载这九个月高洋干了什么,推断很有可能是在与勋贵们积极结交沟通。

除此之外高洋对勋贵大加封赏,例如在天保初年共分封三十个王,其中宗室十人,高洋诸弟十三人及功臣七人。这功臣七人是全是勋贵,分别是库狄干、斛律金、贺拔仁、韩轨、可朱浑道元、彭乐、潘相乐。而高洋亲信高德政、杨愔等人都未被封王,由此可见高洋对晋阳勋贵的优待,同样也是在暗示勋贵,自己取得皇权并不会损害勋贵利益。

其次积极拉拢斛律金和段韶等晋阳勋贵。这两人控制晋阳兵权,负责与蠕蠕、突厥、契丹等游牧民族和北周政权战争,是高欢最信任的将领。玉壁之战后高欢病危,晋阳大军统帅权在斛律金一人之手,史载:“从攻玉壁,军还,高祖使金总督大众,从归晋阳。”高洋主政后,对其积极拉拢,借其影响力以求勋贵的支持。

此外高欢还力图削弱勋贵的军权。对晋阳周围军队进行重新整编,尤为重要的就是在天保年间实施侨置六州的政策,史载:“(恒州)孝昌之际,乱离尤甚,恒代之北,尽为邱墟,高齐文宣天保七年置恒安镇,徙豪杰三千家以实之,今名东州城,其年废镇,又置恒州。

武州城在县西六十里,东魏置武州,领吐京、齐、新安三郡,以统军户,北齐改曰北灵州是也。

东魏首置廓州于此(崞县),以廓辟疆土为称,寻废。分为广安、永定、建安三郡以领军户,后齐省郡又立北显州。

高齐天保六年又于今州西南四十七里新城置朔州,八年仍移于马邑城,即今城也。”高欢将这些侨置之人(多是汉人)武装力量归于自己麾下控制,弱化晋阳勋贵的军事力量。

再次高洋将其心腹安插在晋阳军事系统中,以分勋贵之军权。主要是唐邕、白建、王士良三人。唐、白二人早年就是高洋丞相府的幕僚,王士良起家于邺城,一直是高氏兄弟的心腹。天保元年十月,“罢相国府,留骑兵、外兵曹,各立一省,别掌机密。”,唐邕负责外兵省,白建则负责骑兵省。

史载:“显祖(高欢)频年出塞,邕必陪从,专掌兵机。识悟闲明,承受敏速,自督将以还,军吏以上,劳效由绪,无不谙练,每有顾问,占对如响。或于御前简阅,虽三五千人,邕多不执文簿,暗唱官位姓名,未常谬误。七年,于羊汾堤讲武,令邕总为诸军节度。……邕性识明敏,通解时事,齐氏一代,典执兵机。凡是九州军士、四方勇募,强弱多少,番代往还,及器械精粗、粮储虚实,精心勤事,莫不谙知。”

“初入大丞相府骑兵曹,典执文帐,明解书计,为同局所推。天保十年,兼中书舍人。肃宗辅政,除大丞相骑兵参军。……建虽无他才,勤于在公。属王业始基,戎寄为重,建与唐邕俱以典执兵马致位卿相。”

最后高洋在还在邺城附近设立独立军区,用以平衡晋阳勋贵的军事力量。如前所述邺城在东魏早期由京畿都督府统摄诸军,受到晋阳勋贵控制,目的是监视元魏皇室及诸大臣。而高洋嬗代后形势发生变化,由于其权力基础在邺,因此开始在邺城地区建军。

史载:“六坊之内徙者,更加简练,每一人必当百人,任其临阵必死,然后取之,谓之百保鲜卑。又简华人之勇力绝俭者,谓之勇士,以备边要。”“六坊之内徙者”就是当初被孝武帝在洛阳所练禁军,后被高欢迁徙至邺城附近。这些人经过高洋挑选后,被编练成“百保鲜卑”。邺城的兵马主要是赵起、张亮、张耀统领。

除了在邺城外,高洋可能在江淮一带也建立了独立的军团,史载:“简华人武之勇力绝伦者,谓之勇士,以备边要。”此句中的“边要”具体指何地史籍未详说,推测可能是用于守备南朝的“边要”。从天保三年至七年江淮战役之中高洋的用将情况可略窥端倪。

总结

高洋在东魏末年至北齐初年间,为取代元魏皇权,在继承其兄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霸府力量,延续着以邺城为行政中心的方针。在东魏建立之初的两都制,对立的双方是元魏孝静帝和代表勋贵势力高欢。

经过高氏兄弟经营,在邺城形成独立于晋阳勋贵的政治力量,最终由高洋完成嬗代。而北齐建立后,两都制的内涵有了本质上不同,对立的双方变了以邺城为中心高氏皇权和以晋阳为中心的勋贵势力,高洋为使得皇权稳固,通过各种手段弱化晋阳勋贵的军事力量。

总体来说在高洋执政时期,重用的仍是自己的邺中亲党,对晋阳勋贵多授以荣誉衔,而不给予实权。从总体上看晋阳勋贵在高澄、高洋时期渐渐被排挤出权力的中心处于被压制地位。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上的晋阳勋贵高欢与北镇豪帅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