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明朝的东厂西厂锦衣卫分别是干嘛的哪个
TUhjnbcbe - 2023/10/31 16:23:00

明代时的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之“三厂一卫”,皆为官署名,是明代内廷的侦察机构;因其性质同为特务机构,关系亦密切,故常合称为“厂卫”。

厂卫以设立时间先后论,为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若以权势大小论,则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

■锦衣卫。

锦衣卫即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为明京卫上直卫亲军指挥使司之一。洪武十五年()四月,明太祖改原仪鸾司而置锦衣卫,即锦衣卫由皇帝的亲军系统发展而来。

锦衣卫原为护卫皇宫的内廷亲军,皇帝的卫队,掌管皇帝出入仪仗。明太祖为加强专制统治,特置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专司诏狱(奉皇帝诏令拘谨犯人之监狱),法司不能问。

锦衣卫最高长官为指挥使(正三品),常由勋贵、外戚或亲信心腹担任。

锦衣卫下属机构有十七个千户所。其中五个所统领军士,五个统领仪仗队,五个统领将军、力士、军匠,还有负责驯养供仪仗所用的大象等所。

明成祖时,锦衣卫所属镇抚司分为南、北二司。南镇抚司专门管理军匠。北镇抚司专管皇帝交办的诏狱,直接取旨行事,用刑尤为残酷,审理不受三法司约束,审理结果直接呈送皇帝;明宪宗时,北镇抚司始刻有专印,所掌管之诏狱渐渐独立于锦衣卫之外,凡狱事不报卫官,专达皇帝;锦衣卫官不掌诏狱者亦不得干预其事。

锦衣卫校尉除掌管侍卫、卤簿、仪仗外,专司侦察、缉捕官民,沿古制名称“缇骑”(因穿橘红色衣服而得名)。

明初,缇骑制设五百人,其后累增至数万人。后东、西厂亦设缇骑。至明中叶,缇骑扩大到五、六万人,再加上收买的特务约有十五、六万之多。

锦衣卫与“三厂”的职权基本无甚差别。但由于锦衣卫属于外官,奏事需用奏疏,还有勋戚及其子弟参加,不如东厂太监亲近皇帝,可直接奏事,故厂的势力总是要大于卫。如此,锦衣卫侦伺一切官民,东厂则侦察官民与锦衣卫。

明中叶后,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成为与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

■东厂。

东厂是明成祖设立、由宦官所掌握的内廷侦缉特务机构,始置于明成祖永乐前期。永乐十八年(),明成祖迁都北京,于东安门外迤北正式建立东厂官署,由宦官掌管,自此宦官更加骄横。

东厂衙门亦称“厂署”,设掌印太监一人,全称“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提督东厂掌印太监”或“提督东厂”、“厂臣”;厂内人尊称为“督主”或“厂公”。厂公例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中位列第二、第三者担任。

厂公之下设贴刑二人,一为掌刑千户,一为理刑百户,掌侦缉、刑讯。贴刑之下设四十余名掌班、领班、司房,分成十二颗,每颗设有管事。在外负责侦缉的亦分十二颗,每颗设有役长(档头)若干名,下辖番役(番子、干事)若干名,共有一百余名役长和一千余名番役。贴刑以下至番役均从锦衣卫中选任。

番役遍布民间,侦缉来的情况由役长书面报告厂公,经过司房文字修饰之后,厂里以专用的密封牙章密封,直接呈送皇帝。

由于厂公为皇帝亲信太监,可直接奏事,故东厂的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并可侦伺锦衣卫。

■西厂。

西厂为明代中叶宦官侦缉机构。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在东厂以外增设西厂,由太监汪直提督。

西厂的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随处侦事,罗织罪名,滥捕无辜,与东厂同为人所畏惧。而其缇骑倍于东厂,势力亦远出东厂之上,并可监视之。

后西厂因劣行遭到大臣反对而曾暂废。年三月,明宪宗渐知汪直奸恶,遂正式废罢西厂。

明武宗时,宦官刘瑾得宠专权。正德元年()十月,明武宗擢刘瑾掌司礼监,复置西厂,命宦官马永成、谷大用分掌东、西厂,大权尽归刘瑾。

年八月,刘瑾因重罪被捕下狱,凌迟处死;其党羽诛贬殆尽。

西厂遂罢,不再复置。

■内行厂。

内行厂即“内办事厂”,明中期宦官所掌握的侦缉机构,由大宦官刘瑾于明武宗正德三年()八月设立。

明武宗前期,权阉刘瑾独揽朝政,由于东、西厂分别由马永成、谷大用掌管,他特于两厂之外更改惜薪司外薪厂另置内行厂,亲自掌管。内行厂从事镇压人民及异己官员,权力在东、西厂之上,两厂亦在其侦缉监视之列。

年八月,刘瑾被捕处死,内行厂与西厂一起被废除。

厂卫是明代由皇帝直接领导与监督的侦察机关,构成一套侦察特务体系。厂卫均可以不通过司法机构,直接奉诏行事,受理词状,任意逮捕吏民,用刑非常残酷,甚至打死为止。厂卫手段残忍,滥捕滥杀无辜,官民生畏,在明代政治上起了极坏的作用。

要之,明代特务机构“三厂一卫”,论权力,内行厂最大,凌驾于锦衣卫与东、西厂之上。内行厂有权监视侦缉官民与厂卫;西厂可监视侦缉官民与东厂及锦衣卫;东厂侦伺官民与锦衣卫;锦衣卫侦伺一切官民。

设置愈早,则职权愈小;设置愈晚,其职权愈大,这就是厂卫的权力关系。

图片皆选自网络。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朝的东厂西厂锦衣卫分别是干嘛的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