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县名探源
李明
黑山县名源头的问题非常复杂,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两份史料:
史料一:据清末朱尚弼撰《(民国版)黑山县志序》载:“黑山,古名镇远堡,后名小黑山,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年)夏,奉令划分广宁(即今北镇)新民两县土地,而设赫山县治,旋改镇安县,今名黑山县。”朱尚弼先生曾参与黑山的首本县志《镇安乡土志》的编纂工作,为清末人,对于黑山建县前的情况是非常了解的。
史料二:据《黑山文史资料》(第一辑)赵昆刚撰“黑山概述”载:“黑山县,古名小河山,明代称镇远堡,为北京、盛京通衢之巨镇,往来商旅极多,清初易名为小黑山。建县之初,一度称为赫山县,首任治安委员吴瞻茂,见境内多匪,抢掳无虚,民不聊生,为使民众安居乐业,奏请建镇安县。……年(民国三年)1月,因与陕西省镇安县同名,改名黑山县。因其东北隅有一小山(现黑山县北关实验校东北角),山巅有古上帝庙(明弘治三年修建),庙之山门西侧有石碑一块,上面刻‘小黑山’三字。黑山之名由此而得”。赵昆刚先生是当年的县志办主任,曾参与年版《黑山县志》的编纂工作,这是他的考证与研究结论。
这两位县志编纂者的考证与研究成果基本相一致,也是可信的。然而,对于黑山县古称小河山,明称镇远堡,以后称小黑山之说,笔者却不敢苟同,因为黑山那时毕竟还没有建县。经过考证发现,这几个称呼都是当时对黑山县城一带的称呼。如在明代的黑山县域内除镇远堡外,还有镇静堡、镇安堡、镇宁堡3个堡城。镇远堡同他们一样,均为所在地的地标与地名。因此,小河山、镇远堡、小黑山并非是对全县的称呼,也就谈不上县名。真正的黑山县名首先为赫山县,不久改为镇安县,后来才改成了今天的名字——黑山县。因为镇安县的来源非常清楚,无需研究考证,只要弄清楚赫山、黑山之名的来源即可。
然而,无论是赫山,还是黑山,都与今黑山县城的北面的那座山——小黑山密切相关。
小黑山,位于县城北面,山并不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城中山。老话讲“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据过去的风水人士讲,这座貌视普通的山峦为一条龙脉,俗称“石龙”。在这条龙脉的龙头、龙腹、龙尾处呈现三座山峰。其中,左右两边的山较低,中峰较高,且略靠后,整体呈宝椅状,是理想的风水之地。据(民国版)《黑山县志》记载,这条龙脉的龙尾在原黑山镇北街小学处,俗称西山;龙腹在今天主教堂东邻的原黑山县进修学校处,俗称北山;龙首在今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实验校后面,俗称东山。可见,有的资料中说,北关实验校后面的山峁为小黑山并不正确。相传,当年,太史令在观星台上发现此处呈五彩云气,立报京城,朝廷认定为天子气,恐其与当时圣上争位,即拨巨金建寺以镇之。相关史料也有所记载。如据(民国版)《黑山县志》载:“此地有王气,宜建尊神以压之”。据相关史料记载,太极祖师张三丰的祖上就是看中了这里的风水,而举家搬迁至此。当年,为了防止天下大乱,我们的先人们先后在龙头、龙腹、龙尾处的三座山峰山顶上各建一座庙,而东山顶上就是最早建筑的望云寺(俗称上帝庙)。在过去,小黑山东山的上帝庙下面有一座能容纳万人的大广场,那里曾是黑山人重要的活动场所,而小黑山也是黑山的重要标志与象征。
小黑山,在明代时就有小黑山之名。据笔者掌握的史料,最早源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全辽志》的记载。据该志书记载:“明,在黑山设镇远堡,置官驻兵,设小黑山台、小黑山西台、小黑山西空台、小黑山南空台。”据此可知,黑山之初的“小黑山”之名至少在明代的后期就已有了,但其为山名,而非地名。在明代时,黑山县城一带称镇远堡,入清后镇远堡同明朝一并废止,渐渐地小黑山就由山名转成了地名。因此,黑山相关史料在记载黑山地名的沿革中说“明称镇远堡,清初称小黑山”是符合史实的。
然而,笔者查阅了大量相关史料,并没有发现有关小黑山之名来历的记载,但发现仅在黑山县域内就有若干个带有“黑山”字样的山名。如在小黑山南面与之遥遥相对的为大黑山(今大虎山的古名),北面有小东镇境内的大黑山、薛屯乡的黑山子(早年也称黑山)等。这么多的带有“黑山”字样的山,其名字的来源应与小黑山大同小异。
据年版《黑山县志》“地名述考”记载:“《全辽志》页载:明代在此设镇宁堡,屯兵戍守,设‘大黑山大台、大黑山东空台、大黑山南空台、大黑山南小台’。据此而知,明朝的时候今大虎山是叫“大黑山”,因遥望山呈黑色,故名。”又据该县志“地名述考”记载:“大黑山,位于(小东镇)大黑山村北,因远望山呈黑色,故名。”
事实上,黑山地质属华北陆台阴山古陆的一部分。中生代三迭纪,受我国北方干燥气候的影响,北部形成了红土层。朱罗纪末与白垩纪,以及此后的新生代第三纪初期,先后出现了两次地壳大变动,形成了我县以西北部为主的山地特征。因此,我县的山石山土的主色调为紫红色,概是其中含铁元素过高的原因。加之气候与阳光等原因,远望黑山的山峦呈现黑色。这也是这些山名中带有黑字的原因。由此可以推断小黑山之名,也就是黑山之名,应该也就是“遥望黝然”的原因。
那么,黑山为什么又曾被称为赫山?黑山是大黑山与小黑山及黑山子等大片区域的统称。其被称为赫山主要与黑山的“黑”字的古读音有关。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黑山的“黑”字在古时为多音字。据《康熙字典》载:“‘又叶阋各切,音壑’。《史记·龟筴传》:‘天出五色,以辨黑白。地生五谷,以知善恶。’”这里的“黑”字同“色”“恶”押韵,故读“壑”音。由此不难看出,古人在“黑”字代表颜色时,读音“壑”。可见,黑山最初的地名为小黑山的“黑”字,读“hè”音。因为“赫”与“壑”系同音字,这也是黑山又有赫山之名的原因。由于赫山之名不见史料记载,故应为口传而成,也让同音的“赫”字把“黑”给置换了。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如有“辽南第一山”美誉的大连金州大黑山,就有“大赫山”的古名,也应该是这个原因。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赫山能被定为黑山县名,还应该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县的山峦的土石的主色调为紫红。因为赫字本身就泛指红色,而赫赤又代表深红,故用“赫”字来命名黑山更加贴切。可见,黑山的最早读音正确的应该是黑(读“hè”音)山,只不过后来读音变化才成了今天的黑山。
最后,我们再说一下小河山。小河山之名其实是很符合当时这座山实际的。因为在此山的脚下,在当年确实有河流经过,小河山之名也源于此。据老人回忆,直到清末,盘山人来黑山还可乘船,并可直达黑山城内的小南庄(医院南邻)。
关于小河山之名,相关资料只说是古名,但并没有发现相关记载,而且最早的黑山志书、清光绪三十三年版的《镇安乡土志》也无此记载。小河山之说,最早出现在年编纂的《黑山县志》中。据该志书“山阜”条记载:“小黑山,有县城东北隅,古名小河山,又名镇远堡,……”这一说法应与当年小黑山的东山山巅上的上帝庙前的古刻石有关。据年版的《黑山县志》载:“民国时,在黑山上帝庙前出土一半截石碑,只有上半而无下半,也不知碑之年代,只见碑上刻有‘小河山’三字,疑为今黑山最初县名。”另据沈阳图书馆编印《东北名胜古迹轶闻》的“黑山县”条载:“上帝庙西南隅石柱上镌有‘小河山’三字可考,后改称小黑山。”然而,由于这些古刻石无相关年代的记载,就给小河山的地名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事实上,小黑山的上帝庙自修建后曾多次重建。据王建学等主编《辽宁寺庙塔窟》“黑山上帝庙”条载:“上帝庙在黑山县城北,俗称望云寺,庙始建于唐末。”其说上帝庙始建于唐末。又据民国版《黑山县志》“清嘉庆元年七月重修上帝庙碑”载:“此庙自元而明,自明而清,六百余年。”另据该县志“清乾隆十三年九月重修上帝庙记”载:“小黑山旧有玄天上帝庙,迺建起弘治之初。”可见,其又有元代说与明代说。但这些记载说明,小河山之名的历史十分悠久。由于黑山县城一带当时还没有地名,故这座地标似的小山的山名也就成了这一带的地名,直到明代镇远堡的建成。而且,相关史料表明,在明代镇远堡建设完成后,此山仍沿用了此名。据张喜宽《萍踪漫记》“黑山望云寺(上帝庙)”载:“过月亮门有块石碑,石碑正面镂刻‘镇远堡’三个大字,其背面镂刻‘小河山’三个大字。”这一记载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然而,在明代后期因某种原因,小河山山名被废,改成了小黑山。
然而,尤其令人奇怪的是,小河山与小黑山两个山名,均为“小X山”的模式,而且中间的字,即“河”与“黑”(赫音)还为近音字,为什么会如此,尚不得而知。受此影响,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黑山的县名已经使用20多年,可是有许多乡下的老人们上黑山县城,还说去“小X山”,也不知其说的是小河山,还是小黑(赫音)山。
综上所述,黑山的县名是由小河山、小黑(赫音)山演化而来,尤其是原来的黑山“黑”字的读音也由赫音变成了今天的黑音,进而形成了今天的县名。
编辑:王雪娇郭金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