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轮值毒叔
冷面笑酱.汪海林
·精彩内容节选·
“
汪海林:万水千山总是情,我是面瘫汪海林。欢迎来到这个《四味毒叔》,今天请到的是路阳导演,《绣春刀2·修罗战场》的导演。
路阳:大家好,我是路阳,很荣幸跟汪老师在这聊天。
”
汪海林:路阳那个你是不是记得你小时候,我去过你们家?
路阳:我有印象,得叫您叔叔其实。
汪海林:有印象是吧?你那个时候大概我估计七八岁。
路阳:小学的时候。
汪海林:小学的时候吧,嗯对,路阳的父亲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中戏的老师,教我们影视专业的,但是你自己后来没去戏剧学院是吧?
路阳:是,是。
汪海林:你后来上的是哪个学校?
路阳:我上的是北京理工大学。
汪海林:理工大学,后来有一次是,可能你大学毕业以后,我还有一次可能过年还是干嘛,我去你们家看你父亲,说你当时在给凤凰卫视拍选美比赛。
路阳:拍栏目,大学毕业之后去了凤凰做编导。
汪海林:然后干了几年后来?
路阳:其实干了一年,因为其实是在大学毕业之后就想考电影学院,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试。
汪海林:嗯,那你后来是怎么转到拍这个故事类的,这个。
路阳:我也不知道怎么转过来了,可能还是,其实那个时候想自己拍电影很难,我也是从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一直窝在家里面,开始在学校,后来把学校工作辞了就在家里写剧本,觉得反正要尝试一次,不如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后来跟朋友一起写《绣春刀》。
汪海林:那就是说其实你更小的时候其实是喜欢做电影。
路阳:是,但我爸不想让我学这个。
汪海林:哦,遭到了父亲的反对。
路阳:是,他觉得这行太不容易了,强迫我去学工科。
汪海林:嗯,所以去理工大。你当时专业是什么?
路阳:是管理信息系统,类似于做就是数据库啊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啊这种。
汪海林:那对你现在拍电影有帮助吗?一点帮助都没有。
路阳:有,其实是有。
汪海林:思维模式的训练。
路阳:训练逻辑方面的,会有很大帮助我觉得。
汪海林:那你为什么就是《绣春刀》,我们说到这个电影,你为什么对明朝那些事儿这么感兴趣,是原创的对吧?
路阳:是因为《明朝那些事儿》那本书,因为正好是在09、10年那段时间,看到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一开始在网上连载,后来出了书我特别喜欢,因为它其实不是说明史就一定比宋史或者唐史精彩,而是当年明月提供了一种看历史的一种方法,他用辩证的方法去看历史,就教给我们怎么去看到历史一些没有记载的不为人知的一些一些地方,看到那些人是什么样的。
汪海林:但是有一种说法就是当年明月这种是把一个历史通俗化了是吧?他通俗化了。从史学研究的角度上讲,他还是一个比如说入门级的一个。
路阳:对,他其实非常入门非常通俗的,但是对我来说,重要的其实还是那个方法和角度,他告诉我说。
汪海林:更接地气的一种。
路阳:其实书上记载的呢,也是只是人写的,真相如何你并不能确定,这样的一个角度。
汪海林:就是说甚至他的这种简单一点的历史观也对你也有影响。
路阳:是有的是有的。
汪海林:嗯,《绣春刀1》我没有看,但是我昨天看了《绣春刀2》,我特别吃惊,因为我觉得整个创作很成熟。
路阳:谢谢汪老师。
汪海林:真的是,从剧作上,包括拍摄上都很成熟,而且这个对于世态人心的把握不像是一个这么年轻的这个导演干出来的活。
路阳:您过奖了。
汪海林:当然我也看到有一些评论,但基本上都是说好的,有些问题我问一下,从我的角度上讲我觉得没问题,但是我代表网友问一下你,他们为什么最后去砍那个桥,不先把那个桥给砍了,然后把劲全使在这个砍桥上。断后路这个行为变成后面你的戏剧的高潮的一个部分是吧。
路阳:明白,其实有很多的那个观众也在问我说这个,为什么不三个人一起砍桥,首先我得说可能三个人一起砍桥,这个事情是一个不成立的一个伪命题。三个人里面只有沈炼一把刀,裴纶他是一根棍子,北斋呢是一个没有任何武器的一个女孩,那么所以能砍桥的只有沈炼一个人。
当时的情况是三个人已经在桥头,马过不去,如果过桥只能步行,然后三个人听到身后有追兵的马蹄声,我们知道山谷那个地形,里面它声音只能半反射和折射,它不可能是在很远的距离,应该已经很近了。
那么这个时候沈炼一看这个桥,因为那个桥是我们实际搭建的,在浙江,那个桥有30米长,桥重九吨左右,那么让沈炼一个人去砍一个九吨重的桥,然后追兵大概已经有一分钟就要到了,这明显是不现实的,那么对沈炼来说,要么就是跟敌人拉开距离,要么就是拉开敌人和北斋的距离才能放手一搏。
那么其实从当时来看沈炼正确的选择,就是让北斋先走他才没有顾虑,而且后面他确实他和裴纶联手击败了陆文昭,说明沈炼的判断是没有问题的,他是对的。
只是说他们所有的这些主角都不知道,后面会锦衣卫的大队追兵赶到,这个是他们根本不知道的。
我们在上帝视角观众能够知道这个信息,但他们来说当时不可能砍桥,而且我们看到后面沈炼一个人在砍桥,然后有裴纶和另外两大高手帮他掩护,他可能还砍了很久,前面沈炼肯定也不能说裴纶你帮我顶着,我带着北斋我先走了,我把桥一砍你就在这顶着,这个很不靠谱。
汪海林:对,我当时看到这的时候我意识到有点问题,就是这个问题是我认为逻辑上没有问题,合理性上也没有问题,但是可能普通观众会有各种奇怪的想法,他会觉得,那我就觉得是在剧作上可能强调的不够。
路阳:是,是这样的,确实强调得不够。
汪海林:这是一个小问题,我们其实有些影片它失败或者是带来负评,它有的时候是这种细节。
路阳:是,没错。
汪海林:好在这个影片这种细节少,这个问题甚至不是一个bug,我认为不是个bug。
路阳:电影里面确实是有bug,我觉得应该不是这个。
汪海林:对,整个影片我看到包括表演风格,我个人也还挺喜欢,都很成熟,有些演员我们没见过,就是你比如说演信王的,你介绍一下这这个人是谁。
路阳:当时我们在找演信王的演员其实很吃力,因为历史上信王,当时才17岁,那么在电影里面我们可能没法用这么年轻的一个角色,所以把他的年龄调到20往上这么一个年纪。
那么信王其实他的层次很丰富,角度非常多,然后他要跟张震、金士杰、张译这样级别的演员对戏,就要求他既年轻,同时他的表演功力是足够的,其实这样的演员很难找。
后来我们从话剧院去找,我们找了国话和人艺的很多的演员来聊来试戏,年轻演员,我们找了大概有将近二三十个人,有一天看到了这个演员叫刘端端,他其实一直在演话剧,毕业之后,他没有演过电影,那天我们一下试戏试了四个小时,我觉得他就是我心目中的那个朱由检最合适的人选。
汪海林:你觉得朱由检他主要的性格的特征最核心的是一个什么东西?
路阳: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担当的人,他很痛苦,他身上的负担是任何人不能想象,因为他把给自己的负担是一个国家的负担,任何人不能理解和想象他的沉重感,他的纠结他的痛苦,而且他也无法去跟任何人解释,他只能自己去消解,甚至无法消解也得承担。
汪海林:这个人物在影片中还是比较丰富,他的不是说他两面性,他是多面。
路阳:是是是。
汪海林:那么其实我要说到另一个问题,就比如说杨幂的问题,因为我觉得杨幂在整个戏,一个戏份不是很多她的空间,她表演的空间并不是特别大,再一个相对来说这个人物有些弱,我不知道是剧作上的问题还是演员表演上的问题。
你个人你自己复盘一下,看这个北斋先生这个角色,她的问题在哪或者说你自己是不是满意呢?
路阳:这个可能跟我的个人局限性有关系,就是因为我是一个就是直男,也是个宅男,那可能我会把我对在那个世界里面就沈炼所向往的那种女性,那其实就是我觉得我理想中的那个女性的样子。
对沈炼来说,这个女生是让他心里面那个种子去觉醒去发芽,然后生长的那个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催化他觉醒的一个人。
那么其实在电影里面的沈炼在最后部分,他不是为了爱情,而是说因为他已经明白了他相信的东西是什么,他要去坚持这种相信。
那么其实北斋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一个存在,当时其实我觉得杨幂是挺合适的,就是她年轻,然后有活力,有一种灵动感,然后她不是那种,她又带有一点理想主义色彩,然后也有俏皮感,其实我觉得杨幂是完成的还不错。
汪海林:但是我们看电影的时候看到杨幂出场以后,觉得这个电影的气色突然变了,有点《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路阳:这个有可能,这个有可能,就是大概是有我个人的倾向。
汪海林:她就是演员本身的人设,就是说她在观众心目中的人设。就是她的那个习惯性的,这个大家习惯性的接受她的那个形象。
路阳:对,这可能是有一个,我想这是一个现实。就是那天我跟一个朋友聊到,就是说他也会提问说那个杨幂是不是最合适的,我说我就反问他说,那你认为有没有比她更合适这个角色和这部电影的演员,我说有没有说在30岁以下的小花(旦)里面,哪一位女演员出来以后是完全不会受到质疑,他想了想说确实没有。
那其实我想可能会,因为她本身是,因为演员变成明星偶像之后她会承担或者被消费的这种属性,那么这个是娱乐的一部分,是市场的一部分,可能观众在看的时候会难免会带有一种预设的角度和眼光去看这个演员,因为毕竟像张震、张译他们的属性就单纯很多。
那么杨幂她有这种复合的属性,但是我觉得从我的角度来看,杨幂在电影里面的表现她是,不说努力啊,因为努力是另外一回事,我是觉得她跟整个的其他演员那种相融度,她做到了,然后角色的完成是做到了,而且我相信杨幂她是一个有巨大空间的演员。
因为我之前看到她的两部电影,一部是《画皮2》,一部是彭浩翔导演的那个《春娇与志明》,就那两个电影里面,她的表演是我很喜欢的,我很确定她是将来会是可以更好的演员。
汪海林:那么从专业的角度上讲,我就觉得从人物那么在船上那场戏很重要。这个张震已经说到就是说信王要杀这个北斋,那么她听到了,我觉得很可惜,这个地方就放过去了。那对于这个杨幂这个人物来讲可能很重要,这个是她最重要的一刻。
路阳:在晚上他跟裴纶在商量地图路线那个事。
汪海林:对对对,这个地方就放过了。因为我不知道是不是你拍了给剪掉了还是怎么着,但是我觉得这个可能对人物来讲确实有点可惜的,因为这个人物,在这种情况下她突然有了更多的可能。
路阳:是是是,其实她在那个三个人出城的时候,她就已经从沈炼的话语里面她有所察觉,就是沈炼说信王让你就是等他,你就好好画画。
北斋的反应她其实并不赞同画画,说了句谢谢,她其实是感谢沈炼这种善意的谎言,她其实有所察觉,等到在船上假装睡觉,然后听到了真相之后,她其实是已经完全明白了,但是其实沈炼给她营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她也不忍心去打破沈炼的这种好意。
确实如您所说的,那个地方可能再留一些空间的话会更好,整个电影其实都有些地方会有点紧,很多地方都有点紧,但是我私心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信息放进去。
汪海林:是,因为确实现在可能是重心放到叙述上,那么就是给人的空间小了一些。
路阳:是是是,受到了一定的压缩,您说的对。
汪海林:确实其实可能情节上可以舍去一些会更好,另外还是从人物上,讲从北斋这个人物上来讲,那么她的表达,比如说她对现实的不满,对魏忠贤的不满,是她的个人表达还是信王通过她表达,还是信王利用了她的表达,还是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变成是她一个对现实的表达,是她自己的思想的这个表达,或者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理解她是一种奉旨表达。
因为信王也是将来的皇帝,她是厌恶权力并不是厌恶权力本身,而是厌恶目前的这个权力,被侵蚀的被扭曲的权力,不光明的权力,那么她希望有一种光明的权力,就是她跟信王的这个关系,所以这个地方我觉得阐述的也不是特别清楚,也许是我没看清楚,但是我觉得它也是一个有意思的命题。
路阳:是的是的,确实在电影里面可能没有更多的空间去展示北斋和信王的关系,包括北斋她这个人到底是怎么样呢?
其实北斋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一个女性,就是她自己,她跟信王两个人走在一条路上,其实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被信王所搭救,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两个有非常接近的信念,其实从历史上来看信王是一个很聪明的一个少年,他对魏忠贤的那种判断是早已有之,他知道这个人,一定要去把他扳倒。
那么对北斋来说,魏忠贤在这个我们构建的故事世界里面,他代表着一种对善良的一种压迫,对好的一种压迫。那北斋也是有相同的念头,要去把魏忠贤打倒。那么其实不存在奉旨去画画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设定里面信王并不喜欢她画画,因为其实信王希望说我们去积蓄力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爆发,就好比徐阶去扳倒严嵩是一样的,但是可能北斋她更热血一些,她更浪漫情怀一些,更文人气一些她会画画,她也说信王其实她说他不喜欢画画,因为他觉得笔墨生是非,那这地方他们可能甚至会有小小的分歧。
汪海林:嗯,那么你开场是从萨尔浒之役开始,那么当时张译就表达就不能再这样活下去,要换个活法,那么整个影片呢我发现包括萨尔浒战役啊,包括东厂西厂的关系跟锦衣卫的关系,包括这个魏忠贤和信王的关系,这些都大量的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上,所以你有没有担心过这个影片在解读上,在对于普通观众来讲解读上会有困难。
路阳:我们曾经做过一些测试的一些放映,然后找普通观众来看,我还甚至曾经想说再加入一些说明的一些背景文字。
但是后来大家反映说不用加,就是他们其实并不关心那个历史的背景,他们只要在电影里面他们认为我能看懂,知道谁跟谁是什么关系,然后他们处在什么立场就可以了。
当然可能有会有一些那个更深入的观众,他们愿意了解历史的。当然我其实在这个故事里面我们是把故事架设在有记载的历史的基础之上,但实际上我们是在这些历史的缝隙间去找到一些可能性,我们肯定不能去影响已发生的历史,它是有记载的嘛。
但是在那个缝隙里面我觉得是存在很多可挖掘的,或者有趣的一些细节,你不能说你就百分之一万的肯定这个东西就没有可能性,所以我觉得这个是创作的乐趣之一。
汪海林:那现在好像看市场的反应,好像这个事情并没有成为一个主要困扰观众的一个问题。
路阳:可能会有一些比较爱好历史的朋友,会觉得这个跟他们所认知和理解的历史不同,但其实我得声明我非常喜欢朱由检的,我很爱他的。
汪海林:那这个我们再说说其他的演员,包括张译的这个角色,你理解的这个,因为我记不清他的名字了。
路阳:陆文昭。
汪海林:陆文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路阳:其实陆文昭跟信王的关系,有点像是嘉靖年间有一个很厉害的锦衣卫叫陆炳,他是锦衣卫都督,他跟嘉靖皇帝的关系就是其实他们两个的关系非常的密切,甚至有可以说是有友谊的成分。
陆文昭的身份其实他其实更入世一些,他不像沈炼那么浪漫化那么理想化,他更入世一些,还有他有一些很实际的需求,他其实也有着抱持着那种说希望在那个时候,因为魏忠贤在历史上已经定性了,他做了很多坏事,包括对东林*的迫害,然后导致朝*的腐败,这个是我们都知道的,那么他就是。
陆文昭心里面他依然是有,他是有正义感的,他希望能够要那种腐败和黑暗不再继续,那么他希望去辅佐信王,去建立一个有更有希望的一个对大明有利的一个*权,一个*权结构。
就是说他从他的角度来说,他可能还是站得不够高,他的他看到的东西没有那么完整,或者他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那个东西。
汪海林:我注意到你刚才这个评价很有意思,跟影片中好像是相反的。你说陆文昭没有沈炼那么理想化,但实际上影片中陆文昭是有梦想有计划有理想的人,而沈炼呢好像是处处在躲事回避,都不情愿的卷入这一系列的这个变故当中,那我就在分析这个话的原因。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你认为沈炼这个角色更加符合你心目中的理想人格。陆文昭他固然有计划有目标有梦想,但是他还是入世的,还是希望依靠权力去达到自己的目的是吧?
那你这个其实,你这个想法其实就超越了一般的就是情节剧的对人物的那种设定,包括最后我们觉得有意思的地方,朱由检在死刑的名单上把这个沈炼给保下来,那么我的理解就是对于皇帝来说,他更需要这样的人。
路阳:是的是的,因为其实朱由检,他很想当一个好皇帝,他希望去拯救那个破败的王朝。
他希望做的一些是像太祖朱元璋或者成祖朱棣这样的皇帝,那么做这样的皇帝你知道其实朱棣和朱元璋你很难说他们是好人,但他们真的是好皇帝是明君。
那么朱由检希望去做这样的皇帝,但他也希望做一个好人,他知道沈炼是一个好人,他希望这样的人可以活下来。
他这样就是沈炼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他不应该因为他做了这样的事情而死去。
汪海林:那其实沈炼是只站对不站队。
路阳:是,您说的特别对。
汪海林:就是皇帝他其实更看重是这个品格。
路阳:是是是,因为沈炼他是他其实更自由,他认可朱由检的*治立场他认可说你要去打败魏忠贤,你要去恢复光明恢复清流甚至是,我都认可,但是呢我不希望我跟你一起做事情,因为我觉得你们要付出的代价太可怕了,我接受不了。
汪海林:然后我们说说金士杰这个魏公公,这个人物呢,我觉得还有点不满足。他是单一的,他没有变化是吧?你一开始就是想这样吗?就是他还偏符号化一些。
路阳:其实开始仍然是想把魏忠贤刻画的更丰满一些,只是说在这个故事的格局里面,因为各方的角力已经很多了,我想很难再去给这个人物更多的枝叶和色彩。
其实是把重点放到了魏忠贤和信王的那次夜会上,在那里面其实类似于魏忠贤的一次面试一次考试,他在反复地试探面前这个年轻人你会不会听我的话,你会不会受我控制成为一个傀儡。
那么其实朱由检的表现是过关的,他完全忽悠住了魏忠贤,让魏忠贤相信他的荣耀可以继续,那实际上这个年轻人是已经做好了所有的打算。
汪海林:当然了,因为影片它功能性的这个作用还是很明显,他的压力感是在那的,压力感在那,然后我们说一个很重要的是实际上是男二号,这个上戏的演员叫雷佳音,而这个人物很有意思,因为我这两天我看到朋友圈各个群里都在讨论他,包括他吃咸菜的问题,这个声音这个拟音是拟的吗还是?
路阳:我们现场其实都拍过一遍,然后在后期配音的时候因为要,一个是强化再一个因为同期的时候他可能台词是一边吃一边说的,那么后期的时候我们要去再现那个表演,他就在配音的时候再吃一遍,我们准备了各种的食物让他去吃。
汪海林:那就是说有可能咬咸菜的声音可能是别的东西是吧?
路阳:我是准备了各种萝卜干黄瓜条什么的,看哪种嚼起来那感觉是最舒服的。
汪海林:而这个演员我其实也注意他蛮久了,包括最早他在宁浩的那个《黄金大劫案》,他的表演他的节奏跟别人不大一样,而且他使得人物很活,这个他临场发挥多吗?
路阳:其实我们所有的演员都会在表演的时候给我很多的惊喜,就是我是特别期待演员去帮我们丰富角色的,觉得剧本里面其实只能写到最多七成五或者八成,但重要的是剩下的20%。
那演员现场给我的东西,那个极其重要,其实就是跨过完成之后他们去再塑造这个人物,那么佳音(雷佳音)其实是非常,他也是个话剧演员,他有很扎实的话剧表演的功底,同时他的表演又是放松的,他非常地放松,他的那个张弛都在微妙的力度之间。
就他给人压力的时候和他那个让你觉得他好笑的时候,其实并不会用特别夸张的表演,但是他会挺在意,把自己找到跟人物的那个重合的区域里面去,而且我们也试图说让角色向他靠近。
因为其实最开始在写剧本的时候设定的裴纶并不是,就这么接地气的一个人,他可能更精英范他也很喜欢美食,他像是一个侦探,更像个侦探,那么佳音让这个侦探让他与我们更近了很多,接地气,而且就是因为让角色向他靠近了。
整个角色的松弛度比原来剧本中的更加强了一些,就是我们在看的时候不会始终因为情节很紧绷就会累。因为我们能透过叙事,然后包括像佳音这样的角色去让观众得到适当的放松。
汪海林:你包括开场的那几个配角,北京人是吗,北京籍的演员挺多的,但因为明朝我们知道首都就,朱棣以后就移到北京了,北京腔对这个影片其实氛围还是挺重要的我觉得。
路阳:对对对,因为我是长在北京,所以我挺希望去用那个,有些地方能够渗透出一些北京的味道来,当然其实那个明朝的时候最开始官话不是北方话还是南方话,南方语系为主。
但是因为朱棣挪到北京,其实到万历年间已经过去很久了,然后北方语系有些开始也盛行了嘛,我觉得还是可以让这种,因为其实当时看《老炮儿》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张涵予的北京味儿,听着太舒服了。
但是因为其实舞台放在了明末不可能有那么现代的那种北京的那种说法,尽量去找到一种明末的那种,民国时期白话小说里面的那种北京味儿的感觉。
汪海林:这个还是挺新鲜的,在古装戏里听到这么多北京话,然后我们说说辛芷蕾,她这个角色是怎么回事,因为我看见她特别最后几场戏,她的这个迷茫是有了,但是我觉得可能笔墨已经来不及或者分不出来给她,那么她参加这次秘密的运动也好或者是什么,她是重要的参与···
路阳:完全是出于爱情。
汪海林:对,那就是她跟张译她是爱他是吗?
路阳:对对对对。
汪海林:那我看到因为张译临死前她的那个,他们通过眼神,通过表演出来,那么是不是剪掉了一些他们的东西?
路阳:是的,其实在原来的剧本里面他们有更深入的感情线索,因为其实在设定里面他们俩首先是师兄妹嘛,张译在萨尔浒之后先充入锦衣卫,然后离开了那个关外,到了北京城去走仕途了不是走军途了。
那么另外一个其实是为了找她,然后放弃了边军的铁饭碗,然后带着两个徒弟来找她,其实已经自动从那个军队编制变成流寇了,是为了找她然后做出这么大的一个牺牲。
她参与到这个世界里面完全是出于对陆文昭的感情,她甚至不管你们是对是错,她也不是出于对信王的信任,我就是跟着我师兄。
但是她其实对信王和北斋的感情她是有憧憬的,她觉得那种是理想化的感情,哪怕它是接近于柏拉图式的但它是有未来的一种感情。
所以当信王跟陆文昭说不要在城里动手的时候,她那种失望是压抑不住的,是克制不住的,非常地失望。
汪海林:她为什么会爱张译呢?
路阳:那个可能要想到人物前史了,就是在关外的军队里面,就是原来我们设定因为丁白缨她们家那一支是戚继光的戚家军后人,她父亲以前就是边军的一个教头,教授戚家刀法的,那么张译他是个世代的军户,那么也是拜在她父亲的门下去学刀。
张译是一个非常有抱负的一个年轻人,也很有才能,所以她父亲推荐张译进入军队然后一路,在萨尔浒的时候张译已经做到守备了,那当然军职肯定跟那个官职来比,它就是看起来高实际没那么高。
但是其实张译是有抱负的,然后他那个人物他是有光彩的,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是很有血性的,那么在明朝明末的那个环境下,一个有血性的人会很容易吸引到辛芷蕾这样同样是有血性的···
汪海林:情窦初开。
路阳:对对,尤其他们俩又是兄妹常年在一起,这种感情的基础。
汪海林:那还有一个小问题,小问题就是萨尔浒战役之后,你直接字幕写八年以后,八年以后张震再出来张震的戏,然后他跟张译再见面的时候,是八年以后第一次见面还是这八年来他们一直是同僚?
路阳:八年中他们其实一直在一起,其实是陆文昭带着沈炼来到了北京,进入了锦衣卫系统,我们看到在萨尔浒的时候,其实沈炼是一个小小的什长,相当于是小班长,也没有什么军衔了一个小班长。
但是通过这八年他的努力包括文昭的提携,他做到了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一个百户,其实就属于是基层官员里面非常厉害的一个升迁的这么一个过程,张译做到了千户,这个也是秘密特务部队里面的一个千户,就相当于是少校级别,甚至是中校级别,这个是很厉害的。
汪海林:那么就是非常小的问题,如果是他们第一场可能没有空间,最后应该是说日后你就去京城跟着我混吧,有这么一句台词呢后面这个关系就清楚,或者说两个人再见面的时候两个人要演出八年来他们经常在一起的感觉,所以现在就会觉得缺一个交代,就是他俩为什么···
路阳:其实确实删掉了一些情节,在萨尔浒的时候张译,就是陆文昭说到是我们得换个活法,就那个时候他们是生死与共的两个人,刚刚从就是死亡的威胁中逃离出来了,然后看着像地狱一样的战场,所以那个时候沈炼认为身边那个人说得是对的,我要去追随他,我要去接受他的一个引领。
那么在八年后其实原来是有一场戏,就是在那个陆文昭给凌云铠布置任务说你去把那个叫北斋的画家干掉。
当时其实沈炼是有一个怀疑的状态,其实原来有一场戏是陆文昭追出来,就追问沈炼说郭真的案件有疑点到底有什么疑点,然后劝沈炼说你不要多事,你就好好地做你的官,你明年就要升官了,你不要管七管八的。
其实是设置了一些他们两个的兄弟情,但是后来因为在后面的情节中其实是有所重复的,包括陆文昭屡次地出面维护沈炼,去帮助他去给他打掩护,还是限于篇幅考量就拿掉了那些情节。
其实我们的最开始的剪辑版本是将近分钟,那么现在的正片长度是分钟,就我们其实拿到了非常多的信息。
汪海林:那其实这个影片呢特别是张译这条线,他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为了正义的事业,为了正义的目的是否可以用···
路阳:极端手段。
汪海林:对,甚至是破坏原则的手段,因为胜利更重要,那么它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命题,那么包括像这种命题,像加缪他们都大量写过这个,现代派的一些作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