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去哪里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寻根溯源
编者按
每一处地域的称谓,都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生活习俗息息相关。探究家乡名字的来历,从中了解家乡的历史,感受乡音、乡土、乡风,唤回温暖的文化记忆,凸显家国情怀。张垣方志近期梳理了张家口市及各县区名称来源的相关资料,以飨读者。今天向大家介绍怀安县名称的来历和治所变迁,欢迎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怀安县名称的来历及治所变迁
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以前,怀安地就有古人类聚居。西汉汉武帝元封元年(前年),于今县境旧怀安村置“夷舆”县,属幽州刺史部上谷郡,治所沮阳(原怀来古城)。据明代李汝桢的《怀城守题名记》记载:“怀安有城郭始于汉祖五年(公元前年),名其县日夷舆”。夷舆城在今头百户乡旧怀安村,但汉朝的夷舆城是土城,不包砖。武帝元封五年(前年),又于今县境之西部置马城县(治所约今东洋河或良民沟村附近),其隶于并州刺史部之代郡,而马城县当时还为代郡“东部都尉”之治所。至汉代,县境大部仍属上谷与代两郡之地。
三国时,曹魏中后期,县境东部之夷舆县移治所于今延庆县境,旋即又改置下洛县。西晋时候废西部之马城县。迨到西晋武帝泰始十年(年),分幽州上谷郡之属地置广宁郡,郡治在西晋之下洛县(今涿鹿县),今县境东部又改隶于幽州广宁郡,而县之西部则分属代郡和拓拔鲜卑族。
公元—年为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后共百余年,境地先后属5个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和魏国*权。在此时期内,少数民族人民因*权之变化而大量内迁,有不少鲜卑和乌桓族人,迁入今境内定居下来,在文化和风俗习惯方面受汉族的深刻影响逐渐走向汉化。
隋代,地方*区改为州(郡)、县两级建制。隋炀帝时废幽州改为涿郡,废燕州置怀戎县(治所在今涿鹿县境),今县境为涿郡怀戎县地。
怀安县名称的来历及治所变迁
唐朝对怀安来说是有历史意义的一个时期。据《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五记述:贞观三年(年)前,怀安被东突厥启民可汗的少子颉利可汗占据,贞观三年,唐太宗趁突厥内部颉利可汗与其侄突利可汗分裂的时候,派李靖、徐勤率军十余万打败了颉利可汗,收复怀安这一带。唐穆宗长庆二年时,改汉夷舆县名为怀安县,取“朝廷施行仁*,百姓怀恩而安”之意。《怀安县志》曰“此怀邑得名之始。”唐代的怀安县城依旧设在夷舆故城。直到明朝初年,怀安县城还设在今天的旧怀安村,古城遗迹至今仍可找到。
洪武元年(年),继蒙古统治之后朱元璋“囊括四海”而有天下,完成对全国的重新统一,建立起大明专制王朝。明统治者为了军事和巩固边防之需要,消弭边患,壮大军防,普遍实行新的军事制度“军卫法”,即在京师和全国各地普设卫、所。此时怀安县治所设低于卫一级的组织“怀安守御千户所”,以屯兵戍守,抵御北元蒙古之入侵。洪武二年(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率兵从山西绕道攻下兴和路,洪武三年(年),徐达从坝上进兵攻取大同和怀安城,不久其县境又被鞑靼搔扰侵占,当地居民除了死去、逃亡的,剩下的全部被赶到居庸关、北京一带。现在世居居庸关的老户有很多是怀安人。洪武四年(年),由于元末之战乱,田园荒芜,百姓逃亡,城空民稀,不利战守,因而先后尽迁怀安及宣平两地之民于内地,怀安城亦废。
怀安县名称的来历及治所变迁
洪武二十三年(年),废怀安守御千户所,升置为怀安卫。在怀安废县城西二十多里重建怀安县城,它就是今日的怀安城镇;明代欧阳唤的《重修怀城记》证明了这一点。洪武二十六年(年),今怀安城营筑竣工,怀安卫便由旧怀安村移治新城。同时,于今左卫又建置万全左卫。上述两卫先后隶属于山西行都指挥使司(治所今大同)与北平都指挥使司,于是今怀安县境仍为两个卫的建置格局。
景泰五年(年),万全都司置分守(协守)两路参将于柴沟堡。嘉靖四十五年(年),又分西路为上、下西路,即万全都司之上西路与下西路,今左卫等地属上西路,而柴沟堡、西洋河与怀安等地属下西路。
清代顺治元年(年),清王朝迁都北京,初地方*区划分基本沿袭明制。迨自康熙三十二年(年),便尽革厅卫之制,改设县府,将怀安卫改为怀安县,废万全左卫之建置,将其原治所及其辖地一起并入怀安,左卫成为县之大乡堡,分领一县东路的军务与*事之治所。从此,怀安县隶属直隶省宣化府并直至清末。
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府县长弃城携眷西逃,晋绥六十一军不战而退,怀安县地被日军侵占,人民陷入日伪怀安县公署统治之下。治所由怀安城迁入柴沟堡。年夏,怀安与万全合并为日伪“万安县”,驻柴沟堡。年5月,中共冀察区十三地委在怀安城成立怀安县委员会、怀安县*府。年10月国民*军队占怀安。年1月怀安城二次解放,恢复中共怀安县委员会和怀安县*府建置,治所怀安城。年为适应社会经济之发展,怀安县*府又移治柴沟堡,隶属于察哈尔行省。
怀安县名称的来历及治所变迁
怀安城镇位于柴沟堡镇南偏东23.5公里处,为怀安县第二大城镇。明洪武二十六年(年)在此置卫,清康熙三十二年(年)改县治所。中华民国期间为县*府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仍为怀安县驻地,年县*府迁往柴沟堡,年经河北省批准正式建镇。
怀安古城,始建成于明洪武二十六年(年),隆庆二年(年)瓮砖。旧初筑怀安城时,人们就地取材,用三合土夯起,砖石包皮;落成后方九里三十步,高三丈五尺,顶阔二丈,底厚三丈,城铺一百间,城四角各建角楼一座,城门四个,上面分别盖有两层门楼。东叫“迎恩”门,南为“永安”门,西日“思惠”门,北谓“镇虏”门;四门与城中央的玉皇阁(即四门洞)相对。那时,玉皇阁上还挂有四块牌匾,与“迎恩”门对照的一块是“东拱神京”,和“永安”门对映的为“南屏三府”,与“思惠”门呼应的叫“西连古晋”,和“镇虏”门对称的谓“北镇九边”从四门的名字和玉皇阁牌匾,我们可以知道怀安城的军事价值和地理位置是何等重要。
据传说,当初怀安城四门取名,玉皇阁挂匾很有研究。因为东门乃迎接从北京来的皇上恩赐,守将们要誓死拱卫神京;南门指中原要永远安定,宣化、保定、大同三府的第一屏障就是怀安镇边城,西门叫思惠的原由是明朝从山西打过来,绕兴和从西方而入,也比喻“皇恩浩荡”由西带来,故谓西连古晋;北门称镇“虏”又因为蒙古常在长城边上骚扰,大将们决心据怀安城镇守九边。
怀安县名称的来历及治所变迁
柴沟堡镇。唐元二十七年(年)置边防营垒要寨“砦(寨)沟”,并围筑土垣,奠堡城雏形。除官兵屯田驻戍,有随军家属落户。唐穆宗长庆二年(年)在中东街兴建宏伟的天宁寺(今东街柴沟堡镇中学),唐末毁于战火。
辽代将“砦沟”改称“柴沟”,因盛长灌木丛林足资柴用用而命名。
辽保大二年(年)金太祖克西京(大同)占怀安,“柴沟”为金所省,置基层行*机构“柴沟村(社)”。居汉民百余户,属西京路宣德州宣平县(今万全县宣平堡)。
公元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率军南下攻金,致金人于会河堡(今南忻屯一带),金全军覆没。柴沟村随即归元,更名“柴沟营”,汉蒙居民达二百余户,戍军近千人。军*并兴。元英宗至治二年(年),大兴土木,在堡北兴建道教寺观真武庙(今胜利小学);元末至正初年,在唐代天宁寺的废墟上营筑令人瞩目的佛教寺院静禅寺。
洪武二年(年)曾国公李文忠在此大败元兵,尽迁堡民入居内地。洪武二十三年(年)和永乐十二年(年)两次从内地迁民来堡定居。明正统二年(年)筑城,工竣,随命名为“柴沟堡”。初建规制很小,城围仅4百余米左右,医院东。随边疆形势变化,设、防加多,军民猛增,从景泰至成化的三十七年内,都指挥胡观、张顺3次由东向西展拓堡城,成如今规模。堡城展后,兴筑庙观寺庵30座,至民国二十三年还有11座保存完好。明正德六年(年)蒙古大军入侵,副总兵官白宗率军力战,小王子溃败而走。为感其功德,堡民在碑儿街建其生祠“白将军庙”以祀。明隆庆二年(年)元兵又进犯该堡,守备韩尚忠奋勇战殁。为昭其忠烈,堡民兴庙以慰其灵并按时恭祭。
明嘉靖二十四年(年)整修城堡,本堡人力不足,借河南备御军两千名补充,经4月苦战而告成。明万历二年(年)又兴工加高包砖砌石。
清初,八旗兵驻扎该堡。顺治时固伦公主在北街碑房巷营造府第住两载而去。绿营兵常驻不断,参将、守备和都司署均设在明代参将署旧址,称之为大衙门。西北街置巡检署谓之后衙门。柴沟堡把总廨设于东南街,称小衙门。清康熙三十二年(年)划入怀安县,设守备,属直隶保定布*司宣化府。道光二十八年(年)崛仑屯沙河水患,冲毁堡东北角10米余。同治八年(年)在本堡义学馆址创建文昌书院。光绪四年(年)秋,西洋河水暴涨泛滥,冲塌玉皇阁至堡东垣约米,民舍60余户,以及绿营兵米仓,著名古刹千佛寺、三官庙等荡然不存。宣统二年(年)平绥铁路在柴沟堡建车站。交通便利,集市繁华,商号店栈达余家。西门外积成、合顺等粮栈筑有自用铁路叉道和货位,整车装载粮食,来往于京津、大同、集宁和张宣等地。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市志》《怀安县志》,*协文史资料《怀安城兴废小史》作者王玉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