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的这张老照片,属于相册中的第11张,下方手写“asuburbofFuh-Tingcity”,意思是福鼎城郊。在考证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福鼎县城的历史变迁。
福鼎县疆域图,出自清乾隆《福宁府志》
清乾隆四年(),朝廷批准了闽浙总督郝玉麟奏请(《清实录乾隆实录》卷一百二十六又作:“(乾隆五年九月)户部议准闽浙总督宗室德沛奏,新设福鼎县。”),析霞浦县劝儒乡之望海、育仁、遥香、廉江四里,置福鼎县,县城设于桐山堡(今桐山镇)。桐山有城堡,始于明嘉靖三十八年(),乡人高姓筑以防倭。置县之初,改旧城堡为县城城墙,周长丈6尺(.39米),高1丈5尺(4.6米),建有敌楼、炮台各四,垛口个,外有走马道。城墙根还掘有四个涵洞,用以将城内的水排至桐山溪和后门溪。县城开设东南西北四门,乾隆时期由于东城墙两次被洪水冲毁,且堪舆家以东向不利,故堵塞东城门,改开小南门。这四座城门各有命名:南曰迎薰,西曰庆成,小南门曰合旸,北曰承恩。民国二十八年(),福建沿海屡遭日军飞机轰炸,为了便于市民疏散,县长陈廷桢下令将大部分城墙拆除。
县城所在地桐山,一名桐川,“平坡空旷,旧多产桐,故名”(嘉庆版《福鼎县志》卷二《山川》)。早在南宋绍兴二十八年()薛季宣撰《高府君墓志铭》和淳熙十二年()《王蕙圹记》就有提到“桐山里”,可见由来已久。此外根据晚唐诗人陈陶的《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可知福鼎县城最早还有“铜山”这个名字。
桐山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南北多山,绵亘起伏,东西两侧有桐山溪、龙山溪,“双溪夹流,形如桴筏”(清李拔《重修护城堤记》,见嘉庆《福鼎县志》卷八),“群峰拱秀,二水环之”(嘉庆版《福鼎县志》卷一《城池》)成为了福鼎县城重要的地形特色。
福鼎县城图,出自清嘉庆《福鼎县志》
福鼎县城东西狭窄、邻水,易招致水患,仅南北两个方向土地平旷,可供拓展。因此,这两个区域渐成人口密集区,也是福鼎与境外往来的重要通道,县城的一部分行*机构与设施也分布于此。当地士民分别称南、北两地段为“南关外街”、“北关外街”,或直接称作“南关”、“北关”。经过对照清乾隆时期的“福鼎县城图”,笔者认为老照片所摄“福鼎城郊”更接近于北关风貌。
旧时的福鼎北关,主要是居民生活区,也是福宁北上浙江的必经之路,人烟稠集,拥有新旧两条街市,并设十四社(城中仅有九社,南门外仅四社)。与之不同,南关则是县级行*机构等重要建筑的所在地。城市的改造,使得北关与南关两个古街区都难逃厄运,正如福鼎文史学者白荣敏在其著作《福鼎史话》中所写的:“这些旧物都已无存,遗迹之上车水马龙,时代的滚滚洪流,迅猛的改变了桐山的风貌”。虽然缺乏建筑实物参照,好在山川轮廓依旧,使我们可以进行一番查找。
画面远处是一大片绵延起伏的山峦,蜿蜒而下,层层叠叠,中间这座圆润的山峰,嘉庆《福鼎县志》卷二《山川》未见记载,当地人称之为“烟墩山”,位于福鼎县城正东。峰顶上,隐隐约约还能看到那座烟墩。烟墩山下,一排茂密的树木丛里,可以看到一条若隐若现的溪流,这就是桐山溪。
福鼎档案馆珍藏的年手绘福鼎县城地图
为了解读更多信息,笔者有幸找到了福鼎档案馆珍藏的年手绘福鼎县城地图。老照片所拍摄的正是地图上所标的“桐北镇”这一带,但具体拍摄点又在何处呢?
(下图请横屏阅览)
在福鼎几位文史界朋友的帮助辨识下,拍摄地点被锁定在了民国老地图中“后明溪桥”与福全山之间的这片区域。
照片前景的水域,看上去相当狭长,几乎可以认为是一个大型池塘,即是地图中所标的“龙山溪”。溪流之中水草丛生,到了对岸更显茂密,其间仿佛还有一座房子,露出了一弯斜挑精致的燕尾脊。
照片左侧角落有段石梁桥,似已坍塌,残缺不全,此即横卧于龙山溪上的后明溪桥(又名后门溪桥)。
照片上最显眼的建筑物,几乎清一色的青砖小瓦马头墙,豪华气派,可称县城的一处富人区了。
烟墩山新照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