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镇市融媒体中心
开篇语
在关东辽西医巫闾山的东麓,有一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在这片土地上,分布着多个大大小小的乡镇和村庄,四十余万的居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这便是北镇的乡村。
盛夏时节,我们走进了这片久仰的土地。在当地农业部门同志的陪同下,我们走过了这里的一个个村庄,一条条乡路和一片片农田,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都让我们感到格外的亲切与热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给了我们惊喜,也令我们叹服,更让我们期待。今天,我们从“走向繁荣的乡村经济”、“奔向富裕的农民”、“生态宜居的村庄”和“乡村振兴的布局人”等四个视觉上,把北镇的今日之乡村呈现给大家,供大家分享北镇乡村的富饶与美丽。
走向繁荣的乡村经济
——走进北镇的乡村现场巡礼之一
“一新二兴三热”,是北镇乡村经济走向繁荣的真实写照。进入北镇的乡村,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片五彩缤纷的农田,一处处火爆的集市,一排排布满商铺的街巷,一股股忙碌的人流和一趟趟穿梭的车辆,说这里的乡村一片沸腾再形象不过了。创新中的农业对北镇的农业可用一个“新”字去概括。因为,我们原来对北镇农业的传统布局结构、传统产品,以及传统的生产方式等老印象,都被眼前的一切改变了。一个区域呈现一个特色。北镇是个“三山一水六分田”的地方,这里的山、平、洼不同区域,如今已发展起了不同特色的优势产业。果业,是这里丘陵山区的特色,享有“中国巨峰葡萄之乡”和“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称号。在绵延百里的闾山脚下,分布着7个乡镇77个村屯,他们在这30余万亩的土地上,建起了33个农庄近20万亩的百里葡萄长廊,还有梨、桃、李子、杏、枣等多种果园。在这个地区,从事果业的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有数十个,果业生产大户超过0家,鲜果储窖有五、六千座,这个地区每年提供的果品超过40万吨,创产值20多亿元。常兴店镇是这条果业带上的一个核心区,全镇5万亩耕地上几乎全部是葡萄,家农户大都以葡萄生产为业,年产葡萄达2亿多斤。农民从葡萄产业中获得的收入人均超过2万元。蔬菜,是这里平原区的特色,北镇蔬菜全国闻名。北镇的平原地区有7个乡镇个村屯,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打造出了拥有栋日光温室大棚、15.8万亩生产面积、占地面积40万亩四季不闲的蔬菜生产集聚区,每年提供的蔬菜瓜果达80万吨以上。培育出了全国闻名的“窟窿台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和五粮、大屯等一批知名的产地市场。在蔬菜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上,从业者多达4万人以上。这个地区的中安镇民主村,是个有名的蔬菜甜瓜生产专业村。全村亩耕地上有多栋大棚,户人家中,搞棚室生产的农户占50%以上,少则两三栋,多则十余栋,村里多名劳动力全部在村里搞瓜菜生产,年产瓜菜多万斤,创产值0余万元,户均收入超过10万元。像民主村这样的地方,在这片蔬菜产区随处可见。水稻,是这里洼区的特色,人称鱼米之乡。这里土质肥沃、水源充足,他们利用这个自然条件,在9个乡镇43个村相继开发出了21万亩水田。在这片水田区上,有专业生产合作社30多个,百亩以上的水稻种植大户多个。这里每年向市场提供优质水稻13万吨。赵屯镇赵荒地村有万亩水田,近几年,这个村普遍采用了稻蟹综合种养的生产方式,将水田的产出效益提高了40%。郑继军是这个村的水稻种植大户,他在亩的稻田里搞起了河蟹养殖,每年增收5万多元。像郑继军这样的稻蟹种养大户,在水田区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一区一色”的北镇农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创出了名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葡萄及瓜类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六个国家和省的农业生产试验示范项目都落在了这里。一个品牌火起一个产业。让农产品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和可追溯的档案,这是北镇农业转型升级上的一个创造。“北镇葡萄”,是一个叫响全国的“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就是靠这个品牌,让这里的近20万亩葡萄成为了一个火红的产业,生产规模创下了全国县域第一。近年来,他们围绕产业升级,新建起了万亩日光温室,推进了生产方式上的改变。通过引进了“绿宝石”、“醉金香”、“阳光玫瑰”等新品种,实现了品种上的更新;通过推广标准化、绿色栽培新技术,实行“限产提质”的新模式,提高了产品的品质;通过实施葡萄产业振兴(GBD)计划,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这一系列举措,让“北镇葡萄”越叫越响,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北镇葡萄”创牌的发源地常兴店镇范屯村,如今成了这个产业的一个龙头,这个村的家农户,家家以葡萄生产为主业,户均生产面积9亩以上。他们率先与省农科院和沈阳农业大学合作,用“限产优管”的技术产出了精品,将几元钱一斤的葡萄卖到了近20元。他们不仅靠品牌火了一个村,还带动了周边乡村的多家农户,每年在这个村集散产品多达多万斤。“中安韭菜”,是北镇40年经久不衰的老品牌,近几年更是实现了规模扩大、质量提升、效益增加。靠这个“老字号”,他们把韭菜的生产面积,从一个村扩大到一个镇,由一个镇扩大到一个区域,生产规模达到了6万亩。每年提供的产品量达15万吨,市场由东北三省扩大到黄河两岸,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东北韭菜第一镇”。“中安韭菜”叫响了市场,也带动了农户。在这个地区,韭菜生产大户逐年增加。东甸子村有个叫何建昌的农民,从去年开始在65亩耕地上建起了日光温室。投入生产后,每平方米产量达到了18斤、产出效益近40元。像何建昌这样的新大户,在中安地区实属常态。康屯村有个叫常双的农民,去年开始在38亩地上建起了韭菜生产日光温室,当年就投入了生产。像“北镇葡萄”、“中安韭菜”这样的知名品牌,在北镇大约有9个,这些品牌像一面面旗帜,带红了一个个产业。一个新组织串起一个行业。用一个新型组织连起一个行业,这是北镇在发展农业上的又一个创造。北镇的农业曾以产业门类全,名优产品多而传名。但“村自为战”、“户自为战”的状态,成为了影响和制约这里农业发展的一块短板。近些年来,一个个产业协会的相继出现,改变了同业不相连的状态。它们将千百个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种养大户和四处分散的家庭连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使大大小小的生产经营者都进入了同一个“战壕”。近几年来,这里相继出现了“蔬菜产业协会”、“葡萄产业协会”、“鸭梨协会”、“甜瓜协会”等10多个行业性的新组织,各类成员多达数万人。这些协会组织,在行业中制定生产规程、技术标准、产品标准等,使用同一品牌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些组织的出现,改变了生产形态和市场,获得了市场的话语权,让行业中所有的生产经营者都得到了实惠。以这里的葡萄生产行业为例,过去从事葡萄生产的上万家农户,基本上都是独立性活动,户与户、村与村之间相互竞争,卖不出产品的现象时有发生。“丰产不丰收”是以前这里农民常说的一句话。自从有了葡萄产业协会以后,整个行业的生产经营都出现了改观。在鲍家乡我们接触到一位名为李连志的果农,他向我们介绍说,他家有20多亩葡萄,每年产量至少在5万斤左右。在入会前,产品时常愁卖,有些年份即便卖出去也卖不上好价钱。自从有了协会这个组织以后,价钱也高了,产品也不愁卖了,一年的收入超过了10万元。一个新成份活跃一条产业链。北镇是个最早走上农业产业化道路的地方。在粮食、油料、水果、蔬菜、畜禽生产加工的五大产业链上,集结着10多个国家、省、市级的龙头企业,多个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3万家农户,以及上万个购销货栈和几万人的经济人队伍。在北镇的农业产业链上,近年来又增加了新的成份,注入了新的要素。给产业融资、在产业上入股,是产业链上的第一个新成份。近年来,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全市共催生农民新股民35万人。广宁街道东门外村就是靠这个新成份改变产业形态的。过去这个村农业产业比较萧条,农业上的收入非常有限,年,他们利用村民土地入股和集体活化的资产投资1万元,在村民流转的土地上建起了一个高标准的设施农业产业园区。昔日没人愿意种地的村,如今都进了农业产业园。搞资产组合,实行企户合作,是产业链上的第二个新成份。这几年,在北镇乡村出现了一个大型养殖企业租用农户圈舍场地的新型合作形式。这种形式的出现,解决了一些农户“有钱建圈无钱养猪”的问题,也给养殖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带来了双赢。大屯乡郝屯村50岁的农民李魁发,先后投资万元,建起了占地亩,年生产仔猪8万头的养殖场,从去年开始,他把这个养殖场的场地租给了“大北农”使用,年获收入万元,合作双方各减少生产投资近千万元。像这样的新型合作,一年多时间就出现了三、五十户。电商的加入,是这里农业产业链上的又一个新成份。前几年,这里的农产品主要靠产地市场输出,如今,电商在这里遍布城乡,从事电商的多达万人,通过电商购销的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已经占到了10%以上。年开始启动的农业产业振兴计划,将北镇的葡萄、熏鸡、杂粮等特色农产品推到了线上,成为了京东特产馆、上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果易集团天猫旗舰店、辽宁卫视淘宝店等电商企业的合作伙伴,给北镇的农产品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出口。年8月开始运营的“辽宁万家农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在北镇窟窿台蔬菜专业批发市场的基础上,搭起的电商平台。它一头连着采购的需方,一头连着产地的供方,采用供应商线上商品发布,采购商在线上下单的方式进行交易。仅一年多的时间,进入电商平台的商家就达多户,交易量超过了25万吨,交易金额近6亿元。电商的进入,已成为各条产业链上最为活跃的链节。兴起中的二三产业“北镇乡村的二三产业,在近两年规模上扩大了10%以上,从业者由年的4.1万人增加到年的5.2万人,乡村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劳动力在从事二三产业,农村二三产业的比重由前几年的10%左右增加到了近30%”。这是北镇市的一位领导同志给我们做出的介绍。在北镇的乡村,我们也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三兴”的景象。一兴加工制造业。在北镇的乡村,大大小小的加工企业和各式各样的做坊,可以说是星罗棋布。特别是有集镇的地方,加工业更为兴旺。乡村中加工制造出的产品除有粮、油、菜、果、肉蛋等食品外,还有小型农机具、生活日常用品和农用建筑材料等。据说,这里乡村中从事加工制造业的有1.24万人,每年创出的产值不下20亿元。家庭和农户间股份合作办加工厂、办做坊,是这里乡村加工制造业的一个特色。在中安镇有个富有村,这个村有着百年传承的扎笤帚生产技术。最近几年,他们以村民合作的形式,成立起了一个编织制品有限公司,有20户人家搞起了编织业,村里每年扎出的笤帚有多万把,每个家庭每年获得了30万元以上的收入,由一个省级贫困村变成了一个富裕村。农产品是北镇乡村的第一大加工项目,且规模越做越大。沟帮子街道马家荒村,依托水稻产区,办起了12个水稻加工厂,户均年加工量达3万吨以上,高峰期达10万吨之多,年产值达1.2亿元。近年来,这个村收购和加工的水稻,由省内扩大到吉林、黑龙江,全村从事水稻加工的劳动力超过了人。地处北镇花生主产区的正安镇正二村,有13家花生加工户,从业者超过人。村民牛德春是镇里有名的加工大户,搞花生加工年收入近0万元。二兴乡村旅游业。乡村旅游是北镇乡村一个持续升温的产业。这里的山、水、田、林、路和传统的历史文化资源,都成了乡村旅游业开发的对象。近年来,他们相继开发出了“自然风景村”、“民族特色村”和“古文化村”等,发掘乡村旅游景点不下10处,发展了采摘、登山、民宿等一批乡村特色的旅游项目。每年到这里乡村旅游的人多达几百万人。乡村旅游业给当地带来了上亿元的收入。大市镇的华山村,地处深山,全村21.5平方公里的面积中,山水面积占80%以上。近年来,这个村采取“村集体+农户+旅游公司”的模式,相继投资1余万元,搞起了集山、水、田、林和古村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被国家确定为“AAA”级旅游景区。在乡村旅游的高峰期,这个村每天进入的车辆超过台,游客超过千人。像华山村这样的地方,在北镇不只一处。在闾山脚下,几乎村村都是乡村旅游的好去处。诸如,石佛村、龙岗村、红石村、下观村、龙宝峪村等等,北镇的乡村旅游可称得上是多姿多彩。在罗罗堡镇的明禹沟,一个占地亩的茶园,在中国的北方可称唯一,因为新奇,它成了一个看山水景色,品北方茗茶的乡村旅游地,从春到秋,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三兴商贸服务业。在北镇的乡村,纵横交错的公路和一个个城镇的周边,都成了商贸服务业的集聚区。这里的村民们利用交通发达,人口集中,物流量大的优势条件,开超市、开饭店、开修理店、开配货栈等,近几年更是不断发展壮大。据不完全统计,在纵横10余条的公路、铁路沿线上和20个乡镇*府的所在地,集聚着上万家各式各样的商铺,从业人员近两万人。“一出山海关,吃饭在中安”这就是北镇乡村商贸服务业的知名度。中安镇是北镇境内国道线上的一个农村乡镇,镇街上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商铺足有二三百家,仅饭店就有上百家,每到饭时,车水马龙,座无虚席,一片红火。在镇上搞商贸服务业的大都是附近的农民,每家商铺的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像中安镇这样的地方,还有正安、常兴、廖屯、沟帮子、赵屯、青堆子、高山子等,这些地方的商铺都不下户。活跃的返乡人在农村人大量离乡离土涌向城市的势头下,北镇的乡村中却出现了一股“逆流”。一批离乡离土的农民开始返乡重归田地。这些返乡的农民,不仅身心归田,还带回了生产经营的项目和资金,有的还带回了合作的伙伴,更多的是他们带回了村外的各种信息。这些返乡人是乡村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他们成了“四当”的主角。回乡当上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在北镇的乡村中,不少村支书、村主任都有过外出务工或在外做生意的经历。他们返乡后,被村民推选为村民致富的带头人。朱俊岭是鲍家乡龙宝峪村的年轻*支部书记,年回村任职后,他抓住本村发展庭院经济这一优势,引导农户扩大生产规模,更新品种和改变生产方式,引导户农民家家户户院中栽葡萄、家家户户院中卖葡萄,家家户户的庭院都成了游人们的采摘园。庭院经济的发展,给这个仅有1亩耕地的山沟村找到了一条脱贫的出路。全村46家贫困户从庭院中获得了收入,实现了相继脱贫。像朱俊岭这样带领农民致富的回乡人,在北镇乡乡都有,诸如带领乡亲们搞乡村旅游开发的华山村*支部书记刘建国,组织建立扶贫农机合作社的柳西村*支部书记郭凤全等,他们回村后都干出了一番让村民们竖起大拇指的事业。回乡当起了农场主。这几年在北镇乡村中新出现的种养业大户,大都是从城里回乡创业的。他们在土地上做出了一篇又一篇的致富文章。在大屯乡小孤家子村,有个返乡农民叫赵会勇,41岁的他在外做了10余年的生意。年回到村里后,他组织11位村民承包起了余户流转的余亩耕地,投资余万元建起了西兰花生产基地和鲜储加工厂,把产品全部出口到俄罗斯、韩国。他创办的这个农场,不仅流转了农民们的耕地,还安排了多名村里劳动力就业,每年给村民们带来工资收入近百万元。像赵会勇这样回村当农场主的人,在北镇的乡村中几乎随处可见。他们当中有的种菜,有的种瓜,有的种花生,有的种水稻,还有投巨资创办养殖场的。这些人在当地都成了有作为有影响的人物。回乡当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的创办人。在北镇的乡村,不少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都是由返乡的农民发起创办的。他们也成为了农民合作社的经营者和带头人。在富屯街道的曾家村,有个名为吴卫的回乡投资人。年,他接收了55户村民流转的亩耕地,投资余万元,办起了鸿瑞种植业生产合作社,专门从事蜜薯地瓜生产、加工、储藏。他创办的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不但接收了农户流转的承包地,还将他们吸收为合作社成员,在合作社中安排就业。每月给他们带来了近0元的收入。在北镇像吴卫这样回乡投资创办合作社的,几乎乡乡都有。回乡当创业接班人。39岁的青年农场主李大勇,是北镇第一个农民专业蔬菜合作社的创办人李凯的儿子。他从日本留学回乡继承父业,并积极创业创新,投资千万元办起了一个以培育优质葡萄苗木为主的现代农场。每年育出苗木30余万株,是北镇最大的葡萄苗木繁育场,成为省内外葡萄苗木供应基地,也成为国家级“中国青年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在“中国青年农场主”的榜上登上了李大勇的名字。像李大勇这样回乡接班创业的不止一人。在廖屯镇徐屯村有个玉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它是由45岁的沈阳农业大学教师赵玉宝回乡接班父业创办的。花生的种植、加工、储销是这个公司的主业。他通过接收农民土地入股的方式,建成了5万亩绿色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会同花生种植大户将优质花生种植面积扩大到30余万亩。回乡接班创业的赵玉宝,创造出了花生“育繁推一体化”的新模式。经过与省内外农业大学和农业科研院所合作,相继培育出了“玉宝4号”、“玉宝”、“趴拉颗”、“大弯腰”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审花生新品种。他先后获得了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辽宁省农业科技贡献一等奖,公司产出的花生产品被评为辽宁专精新技术产品,赵玉宝也成了乡间最知名的农业教授。
奔向富裕的农民
——走进北镇的乡村现场巡礼之二
有一组来自官方的数字不能不让人惊叹和羡慕。年末,北镇市乡村居民储蓄余额为.77亿元,户均18.48万元,人均5.67万元。对于这个数字,恐怕连城里人都得羡慕几分。出于仰目,我们对这里的乡村和农户进行了实地探访。“四多”是这里的乡村和农户留给我们的最为深刻的印象。富裕的乡村越来越多在北镇境内,无论是丘陵山区,还是平原洼区,这几年走向富裕的乡村随处可见。这里的统计部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乡村变化三年对比的数据:年至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由元增长到元,人均收入增加元,增幅23.2%;村级组织收入由.5万元增长到.5万元,村均收入增加2.14万元,增幅26%,全部消灭空壳村。在北镇的大屯乡有个李佛村。这是一个有户人家、2口人、8亩耕地的普通村庄。种植甜瓜是这个村的特色产业。全村有多栋日光温室大棚,占地面积0多亩,平均每户有5到6栋一亩以上的棚室,每年全村产出的甜瓜达1万斤以上,亩均效益超过了5万元。“翠宝”是这个村甜瓜的品牌,产品全部进京。在村里当了27年*支部书记的薛国明介绍说,村里种植甜瓜的大户,每年的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最少的户也能挣上10多万元。因为这个村在附近十里八村比较富裕,所以每天到这个村务工的男男女女不下百人之多,村里几年来没有一个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像李佛这样的富裕村,在北镇的乡村中数不胜数。在中安镇有个民主村,有户人家、口人、亩耕地,种植蔬菜、甜瓜是这个村的主导产业。村里有多户人家棚室栽培,数量有多栋,大户人家的棚室面积多达10亩以上。这里的村干部介绍说,村里的一千多栋大棚全部是订单生产,直接与市场对接。全村每年向市场上提供的蔬菜和瓜果达多万斤,产值在0万元以上,平均每户收入超过10万元,有些大户年收入超过百万元,在这个村百万存款户一点不足为奇。在沈山铁路的边上,有个靠多种产业起家致富的赵屯镇大吴屯村。这个村家农户中,有近百家从事猪、牛、羊、禽等养殖业。仅生猪存栏就达0余头,年出栏量超过万头。年,从养殖业上挣钱百万的有10余户,挣钱最多的农户达万元以上。村里搞温室蔬菜的有多户,生产面积多达0余亩,最多的一个农户有10余栋大棚,平均每栋大棚的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村民杨治、周治国、杨荣志、杨东红、吴利春等种菜收入都超过了百万元。这个村还有多人在镇里从事二三产业,每人每年的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脱贫的人口越来越多在北镇的乡村,最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