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明朝最强特工组织锦衣卫,亦正亦邪的司法机 [复制链接]

1#

由甄子丹主演的电影《锦衣卫》、张震主演的电影《绣春刀》,都是展现明朝军政搜集情报机构——锦衣卫的故事的电影。在电影中,锦衣卫与乱臣贼子的智勇相搏十分引人入胜。提到锦衣卫,人们便认为,那是属于皇上的特务机构。然而,在历史上,锦衣卫并不单纯是特务,他们履行着十分重要而隐秘的职责。

一、锦衣卫的沿革历史

锦衣卫的前身是仪鸾司,根据《锦衣志》记载,洪武三年(年),成立了仪鸾司和它的上级机构亲军都尉府。亲军都尉府统管仪鸾司,负责掌管皇帝的仪仗和侍卫。

图1

洪武十五年,仪鸾司及亲军都尉府被改置,锦衣卫建立,秩从三品。洪武十七年,锦衣卫指挥使司被升为正三品,比之前提升了半级。洪武十八年,锦衣卫增设“中左、中右、中前、中后、中中、后后六千户所”,机构大为扩充,直到锦衣卫的全盛时期,其中常设17个卫所。

锦衣卫最初是由朱元璋设立的,锦衣卫设立的目的,不仅是对皇权的加强,更是为了培养皇帝自己的“亲军”。还有一个目的是,朱元璋担心下一任皇帝无法驾驭这一代的功臣,锦衣卫便成为了他给这些令他担忧的大臣编造罪证的有力工具。可以说,锦衣卫建立的初衷便不是十分纯良。

锦衣卫由洪武十五年建立,权利逐步扩大。然而,朱元璋慢慢发现,锦衣卫对待囚犯的手法十分残暴凶狠,令人感到惊悚异常,于是他下诏书命令焚毁所有锦衣卫的刑具,不再给予锦衣卫刑讯大权。

图2

直到明成祖朱棣登基,锦衣卫的权力得到了恢复,并且被进一步加强。朱棣设置了北镇抚司,直接对犯人进行逮捕和拷问。其他任何司法机关都无权管理和过问锦衣卫的行动。

明宪宗成化年间,北镇抚司音信建立,锦衣卫进一步成为皇帝的私人“亲军”。也是这种特权和不同寻常的制度,使得锦衣卫中的许多官员在无人敢管的情况下做出了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事情,使得明朝末期的政治环境鱼龙混杂、混乱不堪。所以,明亡于厂卫,明朝的灭亡与锦衣卫这种不受管制的机构有不可分割的关联。

二、锦衣卫的各项职能

根据《会典》记载,锦衣卫“职掌直驾、侍卫、巡察、捕缉等事”。锦衣卫所负责的工作非常复杂繁多,并且为了皇帝的某些目的,锦衣卫负责的工作时常是十分隐秘的。在锦衣卫所负责的工作中,最重要的两项就是侦查理刑与仪仗侍卫。

图3

在锦衣卫中,设立了镇抚司,分为南、北镇抚司,负责侦缉刑事,掌管锦衣卫中所有卫所的刑罚。他们可以自行将犯人逮捕、刑讯、处决,不受其他司法部门的管理。除此之外,他们还要负责对触怒皇帝的人进行廷杖,这是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幕。锦衣卫校尉负责将冒犯皇帝的大臣拖出午门,根据司礼监太监的神情暗示进行执杖,对臣子进行刑罚。受刑之人轻则重伤,重则殒命。

除了负责刑事处理与杖刑处决,作为皇帝的亲军护卫队,直接服务于皇上,锦衣卫必须全力从内外保证皇帝的安全。他们不仅要在皇帝的身边贴身保驾护航,以防刺客的出现,随时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还要派一部分专人在外行动,进行暗访,随时察觉可能出现的危险,并将其遏制于萌芽之中。一旦出现了可能对皇权、对朝廷产生危险的言行,他们便要捉捕涉事相关嫌疑人,对他们进行审讯和调查。

图4

由于锦衣卫独大的权力地位,朝中的很多官员对锦衣卫十分畏惧。负责侦查与缉捕的锦衣卫“缇骑”更是时常受到官员的贿赂,贪赃枉法。他们不择手段地以公谋私,胡乱牵连,导致了当时案情探查的混乱局面,冤假错案层出不穷,政治状况混乱不堪。

锦衣卫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打理皇帝的仪仗。锦衣卫共有10个司,负责承担大型的仪卫任务,以轮班制的方式随时听从皇上的调遣与安排。它们分别是:銮舆司、扇手司、擎盖司、旌节司、幡幢司、班剑司、斧钺司、戈戟司、弓矢司、驯马司。他们管理着皇室中的伞具、扇具、麾、旛、幢、竿、御仗、刀、剑、杖等兵器、盆罐、脚踏、椅、灯、戈氅、戟氅、盔甲、弓矢、马匹等许多物品,并根据皇帝的需要随时进行扩充。

三、锦衣卫的官职服饰

锦衣卫官职共有:指挥使1人,指挥同知2人,指挥佥事2人,镇抚使2人,十四所千户14人,副千户,百户,试百户,总旗,小旗。锦衣卫下属包括将军、校尉、力士等。

图5

为了防止锦衣卫指挥使独掌裁决大权,从明成化十四年起,北镇抚司专事刑狱,而锦衣卫内部所有官员的档案和军匠人员的统筹管理则由南镇抚司负责。这样一来,非锦衣卫负责的刑事案件,就可以不必经过指挥使,直接送达北镇抚司。

锦衣卫指挥使中有过几名出众的清白刚正的领导者。万历初期,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孝领导态度严谨端正,不滥用私权,遵守制度。宪宗朝指挥使朱骥持狱公正,风评甚佳。嘉靖朝指挥使陆炳,曾于火灾中救过嘉靖皇帝的性命,在任时期没有做过任何恶事,性格纯良质朴,并且对士大夫官员有礼有节,从不陷害臣民,为朝士所称赞。

锦衣卫中的高级官员有三种服饰:蟒袍、飞鱼服和斗牛服。都属于十分尊贵的着装,只能由皇帝御赐获得。可见锦衣卫的地位在当时非同一般。

图6

《万历野获编·补遗》记载,蟒袍与龙之服非常相似,和皇帝所穿的龙袍相像,而其中的区别便是,蟒袍上所绣的蟒纹图案比龙袍上龙少了一只爪。有的蟒袍在衣襟左右两处绣有两蟒,有的还在前胸后背加一蟒,比单蟒更加尊贵。

根据《大明会典》记载,每年,当皇帝祭北郊或幸学之时,锦衣卫中的堂上官,如正二品都指挥使,或都督佥事兼锦衣卫指挥使,这些正二品的高级官员,才能身着大蟒衣、飞鱼服,佩戴御赐的绣春刀。而三品指挥使则无此殊荣,只能穿蟒衣,而其他的官员则只能穿普通官服随行。

《明史·舆服志》曾记载了关于朝臣着装的一事:嘉靖十六年,兵部尚书张瓒因身着飞鱼服上朝而使皇帝震怒,因为他所穿的钦赐的飞鱼服上的飞鱼头生双角,引起了皇帝不快。自此之后,文武百官不许擅自使用蟒衣、飞鱼、斗牛或者其他违禁颜色的衣服。而锦衣卫的指挥使与侍卫仍可以穿着麒麟,但是除了这两者,其余,即使是千户,也不能僭越使用。

图7

飞鱼是《山海经》中所描绘过的一种具有神话色彩的动物。飞鱼与龙类似,长者龙头,有翅膀。实际上,飞鱼纹与蟒纹类似,在蟒形的基础上加上了鱼鳍、鱼尾。和蟒、龙一样,飞鱼也有两个角,这也是引起当时皇帝不满的关键原因。

而斗牛服是明朝对一品官员的赐服,上面的绣纹是虬。锦衣卫中的重要官员立下大功后,也会被皇帝赐予斗牛服。

可见,蟒袍、斗牛服与飞鱼服,皆属于赐服,他们都与皇帝所穿的龙袍相似,是属于制度之外,只有皇帝的亲赐才能穿着,被视为一种极高的荣宠,受到礼部的严格管制。

四、锦衣卫与东缉事厂

众所周知,锦衣卫与东缉事厂,也就是东厂,历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电影《锦衣卫》讲述的也是锦衣卫精卫与东厂领导者的故事。实际上,锦衣卫与东厂和西厂,并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但他们所属的职能确实非常相近。

图8

永乐十八年(年),明成祖设立东厂,东厂与锦衣卫相似,只由皇帝问责,可随意探查追捕臣民,首领由宦官担任。东厂设立之初,位高权重,居于锦衣卫之上。

西缉事厂增设于成化十三年(年),两厂与锦衣卫合称为厂卫。西厂人数众多,职权强大,负责探查大臣与百姓的言论行踪,并对可以人员进行逮捕、问询、用刑。后因众人反对西厂把监狱法庭混用,权力过于强大而被撤销,仅持续了5年的时间。

后来,随着锦衣卫势力的扩大,权利增强,宪司所管理的工作事项有一部分逐步由锦衣卫负责,明世宗嘉靖时期,其权力到达鼎盛。明朝末期,社会矛盾逐渐深化,再加上管理不善,锦衣卫权力逐渐低于东厂,沦为东厂附庸。

图9

在历史上,也不乏与东厂攀附关系,狼狈为奸的锦衣卫官员。万历十年,锦衣卫都督刘守与东厂勾结,结党营私。这一举动造成了锦衣卫与东厂暗中合作、互惠互利的局面,直到万历后期还普遍存在。锦衣卫强权勾结、东厂宦官干政,都对明朝的局势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在历史上,人们对锦衣卫的褒贬不一。《野获编》称赞陆炳领导锦衣卫时间最长,获任期间爱官敬官,为人周正良纯。也有历史书籍对于锦衣卫绝情的暴行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他们对于皇帝与锦衣卫相连滥杀无辜、僭越王法的行为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皇帝成立锦衣卫的初衷,是为了能够建立一个完全为自己所用,不受其他机构管辖的“亲卫”组织。锦衣卫职权的扩大,若用得得当,便是清理贪官污吏、铲除乱臣贼子的秘密武器,但若是这种权力被滥用,那么受害的便是许许多多无辜的臣民百姓。

图10

结语:

锦衣卫权力的使用,不仅在于机构内部的领导者与官员,也在于直接对其问责的皇帝。皇帝的妥善管制,对于锦衣卫的发展十分关键。若是皇帝能够明辨忠奸,慧眼识珠,锦衣卫便能够成为他最有力的保护工具;而如果皇帝不问朝政,黑白不分,甚至以锦衣卫作为污蔑清白之士的工具,那么锦衣卫的狂妄自大、与贪官污吏、朝中官员勾结,最终导致朝局动荡、社会不安也是必然的结局。

参考文献:

《锦衣卫》

《大明律》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

《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

《明朝那些事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