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我市畜禽养殖发展现状
我市是传统的畜牧养殖大县,也是国家确定的生猪调出大县。自“十二五”以来,畜禽养殖业始终保持稳定和持续发展。据年统计,全市生猪饲养量达到万头。其中存栏60万头,出栏肥猪万头;家禽养殖量万只。其中蛋鸡万只,肉鸡万只,鸭鹅等禽类11万只;牛羊养殖量为16万头、只。其中牛6.6万头,羊9.4万只。肉类总产量32.36万吨。畜牧业总产值49.5亿元,占全市人均收入的40%。畜牧业稳定和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市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也是我市众多农民择业致富的主要产业项目。
二、当前我市推广实施生态养殖情况
自“十二五”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态立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创建国家级卫生城的奋斗目标,结合全力推进我市现代化畜牧业发展规划,在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行生态养殖,节能减排,降低污染,综合利用,良性循环等技术措施和模式,均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主要做法和模式是:
1、转变养殖方式,全力实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把有规模的养殖场、户按规划逐步从村屯内、房前屋后移到村外划定区养殖,并严格按照国家及省畜牧兽医局制定标准化养殖小区要求组织实施,具体达到二分(生活区和生产区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三通(水、电、路全通),四有(有标准化畜禽舍,有消毒设备设施;有防疫隔离带,有粪便、污水、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五远离(养殖小区远离村屯、主要交通干道、屠宰加工企业及集贸市场、旅游区等米以外,其中粪便、污水处理设施要严格按标准要求,每个养殖场在小区的下风向建有粪便堆积发酵场及污水净化池,将养殖区排放的粪便及污水经发酵、净化后用于种植业,作为植物有机肥源,这样既减少了过去养殖污染物往村屯内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又有利于发展规模养殖及标准化养殖的建设。目前全市在村外建成标准化养殖区(户)近个,其中通过国家和省市验收的小区个。
2、重点推广了几种生态养殖模式
一是推行立体养殖、良性循环、综合利用生态养殖模式。如蓄粪场将鸡粪通过消毒(消除有害菌及臭味)净化(去除杂质)发酵后,制成饵料喂鱼,也可作为牛羊饲料原料,目前实施较好的是中安镇宋台村北镇市欣鑫农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的方式是农牧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模式。该养殖区生猪长年存栏头,其中能繁母猪头;散养家禽只;标准化蔬菜大棚亩,果树0颗,稻田60亩,养鱼池投放鱼苗斤;计划年底前散养家禽达到0只,投放鱼苗0斤。其中养殖场排放的猪粪、鸡粪的固体部分及时清运到固定的堆放发酵场,发酵变成有机肥,直接用于无公害棚菜生产,冲洗圈舍的水排放到鱼塘,给鱼提供食料,鱼塘的肥水直接用于灌溉稻田,在给稻田提供养分的同时,又在稻田中放螃蟹,从而达到变废为宝,良性循环,成效显著,据有关部门测定,该种养区的模式每亩种菜成本可降低元,该区亩的棚菜可降低万元,同时增产增值,目前该种养区养猪,种菜均通过国家无公害产地认证,年产吨无公害蔬菜,每斤增值0.2元,每吨增值元,年吨增值就达到48万元,因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突出。
二是在规模养猪场推广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猪场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来源于排泄物,实施发酵床养猪,猪排泄的粪尿通过微生物降解、消化,水分被蒸发,不需要对猪粪尿进行清除排放,从源头上解决了猪粪尿污染问题,同时将氨气、硫化氢等粪尿中臭气转化成无毒无臭味的物质,加上锯末辅助除臭,猪舍不再臭气熏天,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为保护环境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发酵床养猪是一种既环保,又高效的养猪模式。
我市从年开始推广,并作为省市县各级政府扶持的重点推广项目,目前在沟帮子、廖屯、赵屯、高山子、柳家、富屯、大市、中安、罗罗堡、正安等十个乡镇60多个典型示范户推广运行,应用面积最高达3万多平方米,其中富屯万丰生态养殖场规模较大,现有发酵床面积接近平方米,从根本上解决了粪尿的污染问题,提高了养猪效益,提高饲料转化率,猪肉品质也得到改善。但目前在全市还没有大面积的推广开来,部分原有的发酵床也在缩小,制约的主要问题是发酵床的成本提高,每平方米由过去的50—80元涨到现在的元以上,同时养猪效益不稳定,造成部分养殖户弃养和减少规模而致。
三是推广应用畜禽粪便发酵生产沼气、沼渣和沼液还田为特征的沼气池模式。依据养殖规模,在全市重点推广了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对养殖规模较大的养殖场推广了至立方米容量的沼气池,据统计,自年以来,全市已有12家建成了较大容量的沼气池。目前使用较好的是廖屯镇满井子村张学才肉种鸡场,该场沼气池建于年,容量立方米,使用的流程:将鲜鸡粪及时用环保封闭车运到固定的发酵厂发酵后利用,将冲洗粪渣的污水及部分鸡粪流入沼气池,多余部分流入鱼塘,沼气池产气解决了生活区的能源,沼液、沼渣用于附近农田的有机肥源,达到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但据调查,大部分容量大的沼气池综合利用不够理想,除了客观原因外,主要是产气多,养殖场自身用不了,又不能和附近的村民有机结合,如若连接管道为周边的农户提供气源,可减少现有资源的浪费。
另一层面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治理,以市农源办为主体,在全市个村屯内,对养殖规模小的分散户共1.3万户每户建8立方米沼气池,,既解决了粪尿污染无害化处理,改善净化人居环境,又通过产气,解决了农户做饭、炒菜的用气问题,据测定,每个沼气池平均产气立方米,相当于十公斤液化气罐5罐,按目前价格每罐85元,每户可节省罐气费元,全市1.3万户,节约能源费万元,各村推广较好的有:赵屯镇金家村建有沼气池户,占全村的65%,常兴店镇范屯村建有沼气池户,占全村总数的50%以上。
三、当前我市生态养殖存在问题与建议:
我市是畜禽养殖大县,制约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是畜禽排放的粪尿。近年来,我市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和模式,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从总体上看尚未得到彻底根治,主要是生态保护的意识差,缺少对人类生存环境危害的认识,大部分养殖户没有长久的打算,舍不得这方面的投入,有效的生态养殖模式推广面小,缺乏必要的措施及政策性的扶持。为此,作为我们畜牧技术推广职能部门,一是要加大对养殖户环保意识的宣传,加大力度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建议人大及政府,出台政策和措施,在人口密集村屯及城区市郊、旅游区域内,实施限养和禁养,尤其对于新建畜禽场,要求畜禽场与村庄距离至少保持1公里以上,距离交通主干道2公里,避开地下生活水源及主要河流,场址保持一定坡度,排水系统良好,距离农田、果园、菜地、林地或池塘较近,便于粪污的综合利用。三是建议政府及环保部门,对重点生态养殖项目和模式给予资金扶持,促进我市生态城市、生态养殖目标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