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农村的两大难题,国家将解决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技术 http://m.39.net/news/a_5709508.html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快速进入城市化社会,这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没有了以前的邻里关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单薄,人际社会深受冲击,越来越多人发现了这些弊端,所以有很多人开始羡慕起以前的乡村生活,怀念以前的一屯子邻里,但是,身在农村的人也羡慕城市的便利生活。其实,在农村一直有两个问题困扰着广大农村朋友,今天然我来一一解读。

问题一: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浪费攀比之风盛行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形式的请客送礼、大办宴席浪费之风盛行,给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和舌尖上的巨大浪费,成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一大危害。

不知道从甚么时刻开端,屯子人做事,不论是啥事,都非要搞得重振旗鼓,大操大办。

孩子娶亲,小事,各方面都要场面。婚车请几辆豪车,现场安排得派头异常;婚宴巴不得把一全部村庄的人都请来加入,宴席一摆便是几十桌。家里新添了小孩,摆满月酒,也是如许,有时刻还要请戏班子来唱上三天大戏。

主家大操大办,天然必要多花很多钱,增加了很多的累赘。但迫于传统风俗、情面世故、体面成绩等身分,只能同流合污。

来加入的主人,也是有苦难言,随的礼,也是一年比一年多。咱们这管这个往返随礼,叫“支门事”,每一年花在支门事上的钱,多的时刻,就几千上万了。

有的人,自家事办的早,收别人的礼小,比及如今人家做事了,礼也不能还按曩昔谁人尺度还了。加之如今恰是80后那一批孩子立室的时刻,扎堆娶亲、要孩子,随礼的压力切实其实不小。

对此,国度有关方面正在下大力气整理屯子风尚,在宽大屯子展开伤风败俗行为,停止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情面攀比等陈规陋习,这会大大加重农夫的累赘。

家里有婚丧之事,摆酒席对亲朋好友的关心和帮助进行款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但如今,由于受拜金主义和官场腐化风气等的影响,这一传统习俗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日益衍化成为名目繁多的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之风。不仅婚丧,孩子满月、高考升学、参军、祝寿、乔迁、店铺开业,都要大摆宴席,甚至母猪产仔儿都要请客设宴操办一番。一些农民实在找不出操办事由,竟想出夫妻年龄相加66岁或者80岁也请客操办。本来纯朴的民风不知不觉变成了“送钱敛财”的恶俗。广大群众既感负担越来越重,又如身陷怪圈无法摆脱。


  治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之风,成为百姓最大的期盼。但如何斩断操办随礼链,改变这一长期以来形成的恶习,辽宁省北镇市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尝试破解这一难题,规范操办活动。


  一是规范公职人员操办,示范影响百姓。*风政风影响社风民风。公职人员既受国家廉政纪律约束,也是操办随礼风的受益者,其言行在百姓中有一定影响力和示范作用。北镇市以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为契机,于2013年12月初制定了《关于规范公职人员操办婚丧事宜行为的规定》,明确,操办婚丧事项要简办,移风易俗、厉行节约,婚礼宴请人数累计不得超过200人;婚礼或殡葬车队不得超过10台;不准操办婚丧事项以外的任何喜庆事宜,不准参加非直系亲属(三代以外亲属)婚丧事项的操办,也不准暗中收送礼金和礼品。对违背者追究纪律责任,收缴收受的礼金及礼品,同时依*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追究其单位领导责任。规定出台后,公开了受理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加强了检查监督,公开处理了8名顶风违规人员。


  二是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今年1月初,北镇市纪委监察局发出《致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一封公开信》,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宣传车、橱窗、广告栏等载体,大力宣传大操大办对社会和家庭的危害,倡导婚丧事项简办,宣传移风易俗、厉行节约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同时,组织千名干部走村入户,现身“说法”,为群众打开“心锁”。一些*员、团员率先实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取消其他喜庆事宜的操办。春节期间,全市取消祝寿类操办2830起。


  三是组织群众自我管理,激发内生动力。元旦过后,北镇市纪委监察局借助村民自治办法,指导全市240个村(社区)起草了村民规范操办的村规民约,召开村民大会进行表决,选举村民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实行自我管理。城镇企事业单位由主管领导实行包保责任,分兵把守,各负其责。


  四是加强检查督促。由市纪委监察局等单位组成6个检查监督组,不间断到饭店、婚礼城、宴会厅和村屯进行检查。定期通报检查情况,公开曝光被查处的典型案例。

但大操大办之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仅具有循环性、传染性,而且具有顽固性。一些干部从自身利益出发,对突然“规范”和“禁止”心里失衡,千方百计变通抵触。针对广大群众的“村规”没有法律支撑,缺乏刚性,对违规村民的处理有时引发争议。尤其眼下,高考升学宴风即将到来,对北镇市的规范操办行为构成严峻考验。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培养树立正面典型,发挥示范作用至关重要。应把移风易俗、规范操办纳入“文明家庭”“文明村屯”建设,列入基层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同时,为满足群众“自尊”和“孝道”需求,应对考入高等学校和应征入伍青年,由单位和组织领导在人群集中场合进行宣扬,并以组织名义送上贺信,让其家人感到自豪;对年过八旬老人每年应进行走访慰问,表达组织关心和祝福,以此弥补人们不操办的心理平衡。

问题二:农村人口外出务工,后顾之忧无法解决

从改革开放到冲刺全面小康,中国的腾飞凝聚了农民工的伟大贡献。从天涯海角到白山黑水,处处都能看到广大农民工的身影和足迹。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城里的房子在很多农民工看来是融入城市的加速器,也是自然成为他们心头的牵挂。

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怀着憧憬走进城市务工,这是无数农民工的真实写照。通过自身吃苦耐劳不断努力,终于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这个时候,他们最缺的就是那么一套房子。因为只有安居才能乐业,有了房子,就可以接来妻子、孩子甚至老人,就可以一家团聚享受家庭幸福。可见,现如今房子依然是农民工莫大的刚性需求。

从政府政策层面看,“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的支持和保护;另一方面,我们正在不断地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市民化的过程就是鼓励进城打工的农民带上子女和家属在城镇一起生活。同时,这些家属进城之后也能够享受就学、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以此,从城市和农村两个方面入手,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现在的农民工很聪明,他们不是在盲目的流动。一般来说,他们决定到某个地方去的时候,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线索,在那个地方是有就业机会的。中国的城镇化和过去英国赶农民进城的工业化进程是不一样的,我们国家是农民自愿进城找工作带来的城镇化过程。与此同时,政府也正在为农民的进城就业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农民工进城后留下的在农村的孩子,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势必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缺乏父母关爱。所以近年来农民工大多带着孩子来到城市,但是,这一举措又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许多农村户口儿童来到城市后得不到城市教育机构的认可,比如,进不了城市的幼儿园,小学,主要是因为城市的幼儿教育资源相对紧张,如果留守儿童能进入城市幼儿园,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城市资源有限,接纳不了。还有城市的幼儿园铁定是先接纳城市人口的孩子,当权者都是城市人口,它不可能首先顾及农民工孩子的利益,满足城市孩子的利益之后,才会考虑农民工的孩子。但是问题是,当下即使是城市,也面临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即使放开政策让农民工的孩子入幼儿园,以农民工的收入和关系也进不去。就算国家的主观意愿是好的,到具体城市它无法落实。还是看一下周围有没有专门接收打工子女的幼儿园吧,即使有的话,教学质量也是比公立幼儿园要差。不然的话,只能隔代抚养,隔代抚养也是弊病多多。

要想留着农民工继续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就必须解决农民工的切身问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