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6日,“窑火丹青——两庆书屋藏瓷”展览将在北京瑰丽酒店揭幕,展览持续至19日。此次展览将展出两庆书屋所珍藏的各个时期的瓷器,不仅包括从宋至清各时期的南北名窑瓷器——“气韵生动”,还特别设置了明清人物题材的瓷器——“呼之欲出”、伊斯兰文化的瓷器——“釉彩清真”、日本订烧景德镇瓷器——“和风扑面”、晚清雕瓷面貌的藏品——“薄意传神”、邻国高丽李朝的瓷器——“尚青悦白”及“紫泥琢玉”的紫砂专题收藏展览,本展览随北京中汉秋拍同期举行。值得注意的是,为配合展览,特精制图录一册,收录近百件藏品,序言分别由收藏家曹兴诚先生、日本学者弓场纪知先生、中汉拍卖卞亦文先生执笔,上海书画出版社12月出版。
《窑火丹青——两庆书屋藏瓷》图录封面与封底
关于此次收藏展,两庆书屋主人金立言先生表示:“本次展览起初是给自己步入不惑之年的一个纪念,后来想若是通过展览的形式为自己多年来的收藏做一个小结也不失为雅事一桩。希望通过这些藏品可以多角度呈现古陶瓷之美,进而发掘其背后的文化史内容。”
两庆书屋主人金立言先生
收藏领域从来不缺半路出家者,但能够从青葱岁月就开始与收藏打交道的人却不多,金立言先生就是其中一位。金立言从十几岁便开始涉足收藏领域,至今已有25年。
谈及涉足收藏瓷器的缘由,金立言先生回忆道:“我受父亲金申的影响,从中学时就十分热爱瓷器文玩。当时我父亲留学日本,母亲携我赴日探亲,插班进了日本的中学体验了两年。记得每逢周末休息时,我便跟着父亲参观日本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出光美术馆、松冈美术馆、户栗美术馆……当时看到了很多瓷器精品,觉得特别美,对古瓷的喜爱也就一发不可收拾。”
“回到北京以后,在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等又看了不少东西,这些经历也让我在学生时代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到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金立言先生感慨地说。
少年金立言与父亲金申在香港中文大学留影
另一方面,金立言先生之所以选择收藏瓷器,与他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分不开。在日本留学期间,金立言先生获得艺术史博士学位。毕业后相继在香港佳士得、中国嘉德两家拍卖行工作近10年,目前还担任着国内著名收藏家社团佳趣雅集的学术顾问,显然这些都造就了他今天的收藏成就和鉴赏眼光。
金立言先生回忆起自己的收藏历程不仅感慨自己在天津沈阳道古玩市场的第一件瓷器,那便是清康熙青花山水笔筒。
清康熙青花桃花源记图笔筒“成化年制”款
高14.1cm
“因为当时年龄太小,所以古玩市场的店家们都亲切地称我为“小不点儿”。记得在街头的一家兄弟俩经营的古玩店中,我看到了一件画工极好的笔筒,通景美不胜收,云山雾罩,层峦叠嶂,画的正是文学名篇《桃花源记》。”金立言先生说到。
清康熙青花桃花源记图笔筒通景展开图
清康熙青花桃花源记图笔筒作圆筒形,通景绘青花山水图,层峦叠嶂,流水潺潺,两岸点缀桃花,两组人物,一为离别场景,一为生活场面,取材文学名篇《桃花源记》。以大片披麻皴表现山石岩壁,笔意老辣,奔放不羁。双层器足,底部满釉,胎质缜密,中书“成化年制”寄托款。
披麻皴是康熙早期青花常用的表现手法,所绘画面大刀阔斧,豪迈奔放,意趣十足。北京故宫藏有多件运用此类画法的青花瓷器,包括康熙早期“中和堂制”款青花釉里红器,为此类画风的器物提供了年代佐证。
清康熙青花桃花源记图笔筒“成化年制”款细节图
此笔筒画意卓绝,其中小童持帚扫除之场景不见于原文,立意新颖,将桃花源的安逸生活尽展眼前,所谓“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英国巴特勒家族收藏一例康熙五彩盘,画面近似,旁书诗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鱼郎来问津”,取自南宋诗人谢枋得《庆全庵桃花》,此诗借《桃花源记》抒情,道明图画所指,具异曲同工之妙。
出生在回族世家的金立言先生如今的藏品中有相当数量与伊斯兰文化有关。金立言先生回忆道:“小时候祖父金崇恩就带着我去清真寺,寺内石榴垂地,古柏参天,那种悠扬静穆给了我特别的归属感。当时我已经会看些瓷器了,北京东四清真寺的会客室里摆着一件瓷插屏,上面有阿拉伯文,寺内阿訇告诉我上面写的是“清真言”——伊斯兰教的核心教义,我一下子就被其吸引住了,从青花发色上看是典型的正德平等青的特征,众所周知,官窑瓷器不是用来外销的,而是恰恰反映当时的宫廷文化。”
明正德青花阿拉伯文仰钟式碗“大明正德年制”款
径:15.7cm
展览:
“机暇明道——怀海堂藏明代中晚期官窑瓷器”(友情借展),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年。
“瓷中佳趣”,佳趣雅集,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年。
著录:
《机暇明道——怀海堂藏明代中晚期官窑瓷器》,第-页,图12,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年。
参阅: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中)》,第77页,图83,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年。
此件仰钟式碗,口沿外撇,装饰波浪状花纹,器身绘缠枝莲托阿拉伯文字一周,下置莲瓣纹,底双圈双行“大明正德年制”楷书款。传世类品罕见,一例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正德官窑最引人注目之处,即是大量出现的以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为装饰的图案,而其书写内容多与伊斯兰宗教内容有关。此碗器身每朵莲花上各书一阿拉伯文单词,五个单词依次顺时针汉译为:“愿阿拉慈惘的阿里说:抓住那个清洁的,远离那个污秽的”。其中,“阿里”指伊斯兰时代初期的第四任哈里发阿里·本·阿比·塔利卜,他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婿,被后世伊斯兰教“什叶派”尊为精神领袖。
此次“窑火丹青——两庆书屋藏瓷”展内容丰富多彩,别开生面,不仅展出从宋至清各时期的南北名窑瓷器,更是将首次以实物资料加专文论考,系统介绍明末清初外销日本的景德镇瓷器。下面小编为各位朋友介绍此次展览的精彩藏品,希望能够藉此感受到古陶瓷的魅力。
精选展品
清道光秋葵绿釉雕瓷山水纹方壶一对“陈国治作”款
高:29.9cm
来源:北京保利,年6月5日,瓷器工艺品,编号。
两件器物皆仿自三代青铜壶之造型,四方倭角,端庄稳重。通体施绿釉,淡雅宜人,因与秋葵颜色相似,故称“秋葵绿”,釉色清新明快,观之赏心悦目。
器身分别以通景技法浮雕山水纹饰,有渔翁江上独钓,高松劲柏之中掩映亭台楼阁,崇山峻岭,层峦叠起,宏大开阔,工艺繁复,叹为观止。两器底各刻“陈国治作”四字楷书款,字体相同,当出自一人之手。
“郎窑”一名最早见于刘廷玑《在园杂记》,书中载"近复郎窑为贵,紫垣中丞公开府西江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比摹成、宣、黝水颜色,桔皮棕眼,款字酷肖,极难辨认"。明代尚红,瓷器中尤以宣德宝石红釉独步一时,为人称赞。“紫垣”为郎廷极的别号,他在任期间督烧模仿宣德、成化时期瓷器,时人评已经达到乱真的程度。郎红的釉色鲜红艳丽,由于流动性大,通体上下釉色变化灵动多姿。清高宗乾隆皇帝曾赋诗赞美:“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插花应使花羞色,比尽翻嗤画是空,数典宣窑斯最古,谁知皇佑德尤崇,乾隆乙未仲春月御题”。“乾隆乙未”为乾隆四十年(年),此诗刻于清宫旧藏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的底部。
清康熙红釉撇口碗 “大清康熙年制”款
径:15.5cm
來源:香港佳士得,年5月28日,“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编号。
著录:《瓷中佳趣》,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页84-85,图19,年。黄骥:《康熙窑高温铜红釉瓷》,《迤逦形色—十七世纪单色釉特展》,页5--22,插图21,北京正观堂艺术品有限公司,年。
参阅:《五色琼霞——竹月堂藏元明清一道釉瓷器》,页,图39,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年。
此碗撇口,弧腹,薄厚适中。内外壁满施红釉,大片碧绿交融其中,尤为醒目。底足内施透明釉,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书款。
此碗款字书法俊秀挺拔,具有典型的康熙晚期的风格。釉色独特,大面积的铜绿色交融于红釉之中而别具一格,若水雾氤氲,观赏效果美不胜收,据此特征,此器或即为清代许谨斋曾赞“雨过天青红琢玉”的“郎窑红”之一例,红中带绿,红绿交融。
据唐人《云溪友议》记载,唐僖宗时,有宫女韩翠苹,于宫中拾起红叶题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投之御河漂至宫外。书生于佑,到皇城御河岸拾得题诗红叶,被其幽情所动,遂题诗于红叶之上:“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借流水传到宫中。韩翠苹常至御河,因此也得题诗红叶。两人虽心怀爱慕,却无缘相识。后宫女韩翠苹出宫被宰相韩咏收留,于佑亦任职韩府文书,韩咏促成二人姻缘。婚后,二人发现对方所收红叶,复说原尾,翠苹感慨万千,复题诗一首:“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情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宋代传奇小说《流红记》载此佳话,元代白朴亦将此传奇编成杂剧《韩翠苹御水流红叶》。
清雍正粉彩“吕布貂蝉”“红叶题诗”盘两件
直径:19.6cm、19.6cm
来源:云南省文物商店旧藏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粉彩·珐琅彩》,页74,图64,上海科技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年。
两盘皆作直壁折腰造型,通体施透明釉,胎质坚硬细润。盘心粉彩绘仕女与面前公子似有所语。公子头戴雉鸡羽冠,身着紫袍,足蹬皂靴,腰佩宝剑,英姿绰约,玉树临风,二人眉目传情互送秋波。人物及衬景施彩清新雅致,背景如鼓墩、花几、炉鼎珍玩,无不细腻逼真。
此盘纹饰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一节。故事梗概如下,司徒王允将义女貂蝉先许吕布,后献董卓,卓遂收貂蝉入府为姬。吕布得知后心怀不满,前往卓府凤仪亭与貂蝉相会。貂蝉见布,假意哭诉被霸占激之。恰此时董卓回府撞见二人,吕布遁逃。此盘中所绘正是貂蝉向吕布倾诉一幕。
清雍正粉彩“吕布貂蝉”“红叶题诗”盘两件细节图
另一盘心绘仕女二人,一人手执毛笔若有所思,一人立于书案一侧手持团扇,回首观看书案上的红叶。盘中同样以家具、博古器物等为衬景,绘制精巧,两位仕女皆高挽发髻,眉清目秀,美丽动人。
雍正时期粉彩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其中绘画人物题材作品尤喜以家具物什、博古器物为衬景,勾画细腻,足见功力。同类造型画意作品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公私收藏,可资比较。
考古资料显示,定窑白瓷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烧造“贡御”器皿,精品供宫廷和官府使用,晚唐五代至北宋早期的“官”、“新官”,宋金时期的“尚食局”、“尚药局”以及“东宫”等刻款器物都表明了用途。文献记载螭龙图案特用于东宫太子府,是重要的“官样”纹饰之一。
白瓷印双螭龙纹洗北宋-金定窑
径:17.2cm
展览:“云行雨施——中国龙文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年。
参阅:
蔡玫芬编:《定州花瓷—院藏定窑系白瓷特展》,页,图版II-、,,台北故宫博物院,年。
故宫博物院编:《定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定窑瓷器荟萃》,页-,图48-49,故宫博物院,年。
此洗圈足外撇,造型独特,常见于汝窑,定窑中不为多见,“官样”气息浓郁。口沿镶铜釦,胎体洁白坚致,内底印双螭纹,环绕流云纹。螭龙面似如意,双目炯炯,躯干装点梅花点纹,身姿矫健。二螭左右呼应,矫若惊虹。内壁印缠枝海石榴纹,口沿回纹一周。整体构图饱满,繁而不乱。
两岸故宫皆有同类双螭纹洗流传于世,其中一例底部刻有乾隆御制诗文,为清宫旧藏。河北曲阳北镇定窑遗址出土金代大定二十四年()款螭龙纹陶范,该印模虽为单龙,但螭龙形态及满布流云的纹饰布局都与本品近似,可证烧造年代亦相去不远。
南宋官窑既继承了河南汝官窑端庄简素之意趣,又吸收了南方越窑等薄胎厚釉的特点,以釉色取胜,以造型见长,以纹片著称,达到了中国青瓷史之顶峰。考古资料表明,官窑常常采用模范成型,规整隽秀,和文献载“澄泥为范,极其精致”相互印证。宋人崇尚摹古,即所谓“追三代于鼎彝之间”,三代的青铜器造型再度盛行,严谨肃穆,古风淳朴,配以“紫口铁足”,更显别致。
灰青釉穿带贯耳壶
南宋官窑
高:15cm
来源:中国嘉德,年5月17日,“瓷器玉器工艺品”,编号。
参阅:《宋瓷名品图录——南宋官窑》,图12,学习研究社,年。
《宋瓷名品图录——龙泉窑·哥窑》,图4,学习研究社,年。
《元瓷之珍》,页-,-,安徽省博物馆、文物出版社,年。
何继英:《上海唐宋元墓》,图-,科学出版社,年。
壶造型仿自古代青铜器,瓶侧饰贯耳,圈足两侧长方孔相对应,故称“穿带贯耳式”。通身装饰三道弦纹,间有出脊。通体施灰青色釉,通身开片,古韵天成,厚润如玉。口沿、贯耳及出戟处因釉薄而显露胎色,器底满釉,釉面明净呈亮青色泽。椭圆形圈足露胎,铁黑色胎土中夹杂颗粒状物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同类官窑穿带贯耳壶,釉色粉青,但造型特征如出一辙,清宫传世,归入郊坛官窑之列。另有同造型的龙泉窑器,现藏台北故宫及旧金山亚洲博物馆等机构,可窥其相互影响关系。对比出土资料,上海元代任氏家族墓及安徽省元代窖藏出土官窑器的胎釉特征与之甚为接近,发色灰青,或为相近时期作品。
总而言之,官窑瓷器有待研究的课题尚多,此器堪称沧海遗珠之一例,弥足珍贵。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罐
高:42.2cm
来源:民国魔术大师韩敬文(-)旧藏。
中国嘉德,年5月16日,“瓷器玉器工艺品”,编号。
参阅:《天津市博物馆藏瓷》,图42,文物出版社,年。
WuTung,Earthtransformed,ChineseCeramicsintheMuseumofFineArts,Boston,no.98,Boston,.
此罐胎体厚重,大气磅礴。肩部对称装饰双兽耳,神采奕奕。通身以青花绘画纹饰,上下共八层,繁而不乱。青花发色明快悦目,釉色白中带青,积釉处呈鸭蛋青色泽。
比较同类元青花缠枝牡丹罐,此为现知尺寸最大者。天津艺术博物馆珍藏类品,惟尺寸略小且完整状态逊于此罐。值得重视的是,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的元青花龙纹罐,不仅青花发色同为淡雅风格,而且颈部云肩纹开光中的花卉纹饰惟妙惟肖,同样为扁叶菊花、喇叭花等题材,经过仔细对比,可确认出自同一画工之手。相似画意的缠枝牡丹纹饰常见于各类造型的元青花器,包括香港天民楼基金会收藏中的梅瓶等重要作品。
古陶瓷研究者指出,元青花所以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与借鉴了当时丰富的织绣图案关系密切。正如此器,绘画牡丹花时所采用的四个角度来表现花朵婀娜多姿的画法即源自丝织品纹样。同样,元青花所常见的云肩纹亦来自当时的贵族服饰,极具时代特征。
“窑火丹青——两庆书屋藏瓷”展览
展览时间
年12月16日-19日
展览地点
北京瑰丽酒店二层大宴会厅
本展览随北京中汉秋拍同期举行
12月17日下午3点,金立言先生将在北京瑰丽酒店进行现场展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