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onghe/89ac7.html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更是疫情之下不平凡的一年。全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产城融合发展年、基层治理深化年“三个年”活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交出了“两手硬、两战赢”的高分答卷,在建设“重要窗口”中勇当排头兵争做优等生。
一、综合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据初步核算,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6%,增幅比绍兴平均高1.3个百分点,居六县(市、区)首位。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元,增长4.8%,按年平均汇率(6.)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美元。从三大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2.14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8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亿元,增长6.7%。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1:51.6:43.3演变为5.0:49.3:45.7,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2.3%、38.7%和59.0%。
二、农业
农业经济平稳增长。年我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3.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4%。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4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4%,比绍兴平均高0.1个百分点居首位。其中农业产值51.18亿元,增长7.7%;林业产值4.98亿元,增长4.4%;牧业产值9.19亿元,下降31.7%;渔业产值17.72亿元,增长4.9%;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34亿元,增长11.2%。年内生猪出栏11.79万头、牛出栏头、羊出栏2.18万头、禽出栏79.87万只,肉类产量1.14万吨,禽蛋产量0.16万吨,水产品产量4.61万吨,水果产量11.05万吨,茶叶产量吨。
现代农业彰显生机。完成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创建,粮食生产经验做法入选省争先创优行动“最佳实践”案例,列入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示范县创建名单。数字科技赋能增效,完成新华网溯源中国·四季仙果数字化平台系统搭建,打造数字果园8个。新建农业“机器换人”示范乡镇2个、示范基地9个,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8.7%。新建省级水稻千亩高产创建示范区6个、市级百亩高产创建示范方2个、区级百亩高产创建示范区8个,总面积达0.79万亩;完成0.84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项目基础工程建设。
乡村振兴蓬勃发展。全区财*对农林水事务投入12.15亿元,增长2.2%。新增“五星达标”村64个、“3A示范”村13个,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40个。盖北镇高分通过省级特色农业强镇验收。新型主体不断壮大,打造“三丰粮食”“四季仙果新农人”等省级产业化联合体2个,深化“规模主体+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农创客35人、乡村振兴“领雁人才”40人,培训高素质农民人。大力发展村庄经营,立项42个,投资1.2亿元,带动村级经济年增收余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达到72.41万元,增长15.0%,全面消除30万元以下村。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吸引社会资本4.05亿元,激活项目个,新增激活闲置农房29万平方米。
绿色品牌持续发展。提前完成“无废城市”相关农业项目建设,建成全市领先的农药废弃包装物收储仓库。创建省、市级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2个、5个,建成省级“肥药两制”示范农资店5家,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9家。顺利通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交叉检查,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达99.2%。“丁宅水蜜桃”“上虞觉农翠茗茶”顺利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新建省级美丽牧场2家,新认证绿色食品4个。加大林业生态保护力度,全年新增造林面积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提速回暖。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7亿元,增长6.2%,比绍兴平均高3.9个百分点居首位,产销率为92.6%。从轻重工业看,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产值.91亿元,增长0.6%,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产值.67亿元,增长8.3%。分行业看,机械装备业实现规模以上产值.46亿元,增长15.8%;医药化工业实现规模以上产值.54亿元,增长7.8%;轻工纺织业实现规模以上产值.23亿元,下降7.1%;照明电器业实现规模以上产值50.56亿元,下降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6.2%,比绍兴平均高1.3个百分点居第二。全年完成工业用电量50.74亿千瓦时,增长2.7%。
发展动能加速积蓄。全年实现新产品产值.05亿元,增长10.0%,新产品产值率为43.5%,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8%,比规上工业高11.6个百分点居首位,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高端装备、装备制造、环保等产业制造业分别增长8.3%、9.8%、10.7%、8.0%、18.8%,均高于规上工业。十七大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6%,其中十大重点传统制造业增长7.6%居全市首位。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扎实推进,新材料产业链“链长制”列入省级试点。化工行业改造提升2.0版加快推进,完成“六新”改造20家,累计建成数字化车间11个,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获省*府督查激励。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成全国绿色工业园区,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平台列入省“万亩千亿”培育名单。
企业效益稳固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增长3.9%;利税总额.45亿元,增长16.2%;利润总额.91亿元,增长20.6%;企业亏损面为21.0%。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0.5%,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0.6元,同比下降0.6元。
大型企业继续领跑。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其中年营业收入50-亿元企业2家,10-50亿元企业31家,5-10亿元企业36家,1-5亿元企业家。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企业实现产值.48亿元,增长9.3%,营业收入.89亿元,增长7.6%,利润总额.73亿元,增长23.3%,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达85.0%、86.5%和97.5%。90家大中型企业引领发展,产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48.9%、46.6%和72.9%。
节能降耗大力推进。持续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节能“双控”成效明显。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98万吨标准煤,增长0.8%;万元产值能耗0.吨标准煤/万元,下降5.1%;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1%。
建筑产业稳扎稳打。建筑工业化发展扎实推进,建筑业税收达11.1亿元。新增PC构件基地1家,全区建筑工业化基地总数达6家。新实施装配式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全装修住宅建筑面积99.31万平方米。工程创优成果丰硕,建筑企业共获国家级奖项36项,其中鲁班奖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4项、中国建筑装饰精品工程4项、中国建筑幕墙精品工程1项、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26项;省级奖项74项,其中钱江杯4项、白玉兰奖5项、扬子杯1项、浙江省优秀建筑装饰工程12项、浙江省优秀安装质量奖3项、金石奖21项等。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投资增速全面回升。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增长13.3%,比绍兴平均高6.6个百分点居第二。四个结构性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民间项目投资,交通运输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0.3%、37.3%、11.7%和20.7%,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占比分别为26.3%和65.8%;“双招双引”成效显著,新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总投资亿元的圆锦新材料项目开工建设,省重大产业项目晶盛机电产业园一期已建成投产。
房产销售持续向好。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31万平方米,增长27.2%;商品房销售额.24亿元,增长34.9%;房屋施工面积.93万平方米,增长41.0%,其中新开工.07万平方米,增长13.7%;年末待售面积42.80万平方米,下降10.5%。
五、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提速提质。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3万平方米、城中村征迁改造43万平方米,搬迁滞留户18户,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2.8公里、交通堵点6个、积涝点3个,新增停车位个,高质量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评。加快城乡融合,丰惠镇建成浙江省第一批美丽城镇省级样板,完成1个美丽宜居示范村省级项目验收。新建改造城镇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项目14只,完成管网16.03公里。加快危旧房治理,D级、C级危房已经全部实现腾空,改造治理农村危旧房户。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逐步回暖。省服务业强县(市、区)试点扎实推进,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增长3.6%,其中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亿元,增长2.1%。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亿元,增长3.5%,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亿元,增长3.6%。全年我区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61亿元,增长7.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销售额.96亿元,增长20.8%;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42.26亿元,下降3.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营业额10.45亿元,增长4.4%。多措并举促消费,汽车促消费补助*策合计补贴资金.8万元,拉动消费超5亿元。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新建村级电商服务站10个,社区智能投递终端50个,新增(跨境)电商主体家。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85.13亿元,增长4.9%。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增长29.9%和15.2%
商品市场恢复繁荣。全区共有实体市场45个,实现成交额.31亿元,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11亿元,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6.2亿元。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活力彰显,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15个,实现成交额.54亿元,占全区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比重达92.4%,其中绍兴大通集团公司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浙江石狮商贸城年成交额均超30亿元。
七、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量质齐升。紧抓重大外资项目,瑞昶实业成功实现外资并购,景鸿贸易、竹子药业等外资项目顺利到资。新办外商投资企业15家,新批外商增资项目12个。实现合同利用外资2.7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2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率和总量均居全市首位。新批项目总投资4.43亿美元,其中0万美元以上项目9只,到资1.56亿美元,占实到外资总量的68.5%;第三产业项目占新批项目合同外资总额的比重达53.6%。
对外贸易逆势增长。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95亿元,增长9.4%,其中进口总额32.70亿元,增长43.2%;出口总额.25亿元,增长6.5%。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85.37亿元,增长5.3%。新增进出口备案企业家,新增重点境内外展21个,组织家次企业报名参加场网上交易会。新培育出口名牌6只,累计35只,其中省级出口名牌14只,居全市首位。全区有贸易往来国家(地区)达个,其中出口超亿元的国家(地区)45个,出口总量居前五位的国家(地区)依次为美国、德国、印度、韩国、日本;出口超亿元的企业62家。从出口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05亿元,增长7.9%;加工贸易出口13.13亿元,下降15.6%。从出口产品结构看,机电产品出口96.46亿元,增长14.5%;化工产品出口92.14亿元,增长2.7%;纺织服装类产品出口30.06亿元,下降5.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3亿元,增长12.8%。
外经合作步伐放缓。受全球疫情影响,“走出去”步伐明显放缓。全年实现境外投资额5万美元,实现境外工程营业额万美元。全区累计拥有境外企业13家,总投资额24.4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22.6亿美元。
八、交通和旅游
交通事业阔步前进。全年实施综合交通建设类项目11个,完成投资39.38亿元,交通建设综合评价指数.51,位居全市首位。“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持续推进,今年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30公里,新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75公里,完成农村公路亮化60公里。“公交优先”扩面提质,新增(更新)公交车辆辆,其中新能源车辆比重达到%,新增(更新)清洁能源出租车54辆;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3条、开通特色公交线路1条,新增公交线路2条;新建(改建)公交候车亭77个。资金保障有力有效,全年新增融资31.92亿元、转贷45.41亿元、储备授信62亿元。
旅游事业破茧重生。全域旅游持续深化,成功通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岭南乡获批省级旅游风情小镇,东澄村列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市、区)通过验收。“山居岭南”民宿集聚区成为首批民宿助力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名单,雪花谷民宿成功创建为省级白金宿。“诗画曹娥江”异彩纷呈,成功举办“CHIN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展等20余场曹娥江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上映中华孝德园水幕电影和江上花海3D全息投影。举办文化旅游风情街夜市20期,成为首批省级夜间经济培育城市,文化旅游风情街被评为省级示范性青创基地和绍兴市十大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全年总接待游客0.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8亿元,其中接待国内游客.9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5亿元。全区共有星级饭店4家,其中五星级3家、三星级1家;旅行社16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2家。
九、财*和金融
财*收支提质增效。收入形势稳中向好,全年实现财*总收入.72亿元,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69亿元,增长4.7%,分别居全市第二和第一位。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9.68亿元,增长5.3%,其中增值税增长3.8%,企业所得税增长11.6%,个人所得税增长22.7%,契税和耕占税下降31.9%。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5.1%,比全市平均高3.4个百分点。支出保障有力有效,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05亿元,增长15.9%,其中民生领域共支出92.71亿元,增长11.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6%。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95亿元,增长13.3%,本年新增.20亿元。存款余额6.01亿元,增长11.6%,本年新增.9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26亿元,增长13.3%;本外币贷款余额.94亿元,增长15.3%,本年新增.2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49亿元,增长10.6%,中长期贷款.83亿元,增长21.4%。全区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0.57%。
资本市场支撑有力。荣获第三届浙江凤凰榜并购引领区域产业升级特别贡献奖。“凤凰行动”再出成果,今年新增上市2家、辅导报会5家,境内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19家,保持全市第一、全省第五。全年实现直融并购规模.16亿元,连续七年突破百亿元。防疫举措有效落实,累计发放央行抗“疫”专项再贷款15.05亿元、支小再贷款金额30.72亿元、万亿普惠再贷款50.81亿元。落实“三减”*策,核实兑现企业25家、涉及资金.79万元。基金与产业融合实践创新突破,首个基金投资项目产业园——上虞新动能创投产业园开园投用。新引进银行1家,首家专业性银行文创银行开业。全区累计银行业金融机构22家、证券期货营业部11家、保险公司29家、小额贷款公司5家、民融中心1家、担保公司3家、典当公司5家。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活力迸发。成功创建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和省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绿色环保化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通过省级创建绩效评价,数字文娱创新服务综合体列入省级创建名单。年度全区RD经费支出达33.1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4%,全省排名第八位。创新资源加速汇集,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市级众创空间7家,贰捌和辑众创空间获评省级优秀众创空间。全年新入选省“万人计划”2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人。新引进落户“娥江英才计划”、绍兴“海内外英才计划”等高层次创业项目10个。创新动能进一步激发,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0家、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家。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4只项目列入年省重点研发计划,14个项目入选省“四个百项”重点技术改造示范项目计划,个项目列入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天津大学浙江绍兴研究院列入首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新增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新认定省级企业研究院3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加快成果转化,全年完成成果登记个,完成技术市场交易额14.9亿元。全年专利授权数件,其中发明专利件。
教育事业步履铿锵。全区共有小学51所,在校学生人;普通中学34所,在校学生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人,九年制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接收义务教育阶段新居民子女入学人,入学率达%,占全区义教段学生总数的27.3%。高考普通类一段上线超省市平均水平,4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位学生被C9高校录取,位学生被双一流高校录取。1所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4所学校列入省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项目试点学校,1所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3所幼儿园被评为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建成投用幼儿园和中小学8所,新增优质学位个,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上虞校区正式开学。名校集团化办学有序推进,集团化办学涵盖全区45所校(园),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数居全省前列。全面实现报名入学“最多跑一次”,民办学校摇号招生,“公民同招”平稳落地。实施“明眸亮睛”民生实事工程,全区儿童青少年总体平均近视率比年下降1.35个百分点;“四前并举·三方共管”近视防控工作经验入选浙江省“健康浙江行动”十大优秀典型案例。扎实推进各类职业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全年共完成培训16.58万人次,完成扫盲教育培训人,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人。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年度全省文博事业发展指标数据评估晋级12位,列全省14位。孝德文化基因解码项目成功列入省厅工作试点,孝德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成功列入浙江省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培育名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省级试点通过验收,“人民文创”产业园落户运行。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项目通过省级考古遗址公园验收,仿古龙窑完成建设。强化文化阵地建设,成功引进民办博物馆2家,新建城市书房3家、“天香书吧”5家、农村文化礼堂48家。全区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非遗项目14个、市级非遗项目44个、区级非遗项目个。全区公共图书馆总藏量79.9万册,年末数字电视用户达22万户。
卫生健康稳健发展。“健康上虞”持续推进,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通过国家级评估,医院绍兴院区开工建设。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发放中药31万袋,选派15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全面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医院、医院两个医共体全年累计下派医务人员人次,服务群众近7.4万人次;全区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占65%。扎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成70岁以上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2.25万针次。做好人口健康发展工作,全年建设标准化母婴室28家,配置率达到%;对名失独对象发放保险补贴11.07万元。建立电子健康档案71.88万人,建档率90.02%。65岁老年人体检10.63万人,农民健康体检26.49万人。持续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年全区计划生育率98.93%。
体育事业提档升级。上虞被授予“浙江省运动休闲基地”称号,区教体局获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成功承办全国田径锦标赛、全国木球锦标赛等大型赛事12场,曹娥江半程国际马拉松赛荣膺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全市首个出台体育产业*策,设立0万元体育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教体集团挂牌成立。新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5个、小康村提升工程18个、百姓健身房16个、体育公园2个,体育设施进公园6个,拆装式游泳池2个,笼式足球场2个,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7平方米。
十二、生态环境
生态建设持续推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连续两年获得全省“五水共治”“大禹鼎”,两次获全省“蓝天之星”称号;“无废城市”建设全市领先,多个特色亮点在全国“无废城市”建设现场会上被参观推介。绿色发展指数全省排名较去年前进15位,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全市第一。深入开展生态绿色创建活动,新创建省级绿色学校2所、省级绿色教育基地1个;创成省级“美丽河湖”3条。
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持续提升重点断面水环境质量,完成8个水质自动站改造工程,市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农村饮用水提质改善惠及4万余人。深化工业废气治理,完成VOCs深度治理、工业炉窑重点治理、工业臭气异味治理项目41个,燃气锅炉低氮改造47台;建立LDAR监管平台,实现VOCs减排57.2吨。今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1%,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PM2.5颗粒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2%,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17。城市区域环境平均噪声52.0分贝,符合功能区要求。
十三、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总体稳定。据公安局人口年报统计,年全区总户数28.61万户,比上年增加户,户籍人口77.75万人,比上年减少人。其中男性人口38.25万人,女性人口39.50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2%和50.8%。全年出生人,人口出生率为5.92‰;死亡人,人口死亡率为7.2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4‰。年全区流动人口20.79万人。
人民生活稳固提升。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5.6%。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4.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增长1.2%,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0.2%,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4.0平方米,增长0.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7.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增长1.7%。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2.1%,与上年持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63.9平方米,增长0.6%。随着收入分配结构的改善,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0,比上年收窄0.04。
招才引智谱写新篇。在全市率先成立“就业大巴”服务专班,共面向18个省(市、自治区)开行就业大巴和专列共计辆次,接回省外员工1.06万人。全年累计组织家次企业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场次,新增就业大学生2.06万名,全市领先。成功举办全球青年科技领袖峰会、中国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论坛等活动,引育高层次人才97名。新建成大学生见习实习基地示范工场2个,全年吸引来虞见实习大学生1.07万名。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功晋级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全年培训人次,实现税收.85万元。e游小镇列入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全年我区新增就业岗位4万个,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人,新吸纳小金籍农牧民就业93人来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41%,低于去年0.66个百分点。全年共完成各类培训2.14万人,培养高技能人才人。鉴定各类技能人才人,核发职业资格证书本。
社会保障提质扩面。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至年末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单位1.37万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0.06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6.6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位共计1.52万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2.94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41.5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单位1.51万家,参保29.7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单位1.44万家,参保20.90万人。兑现企业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下调、阶段性企业社保费减免、困难企业社保费缓缴等和社会保险稳岗补贴返还等*策红包,累计为全区企业减负13.2亿元。
民*事业高效推进。至年末全区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户人,其中城镇户人,农村户人。全年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万元,其中城镇万元,农村6万元。切实保障困难群众日常生活,向1.03万名困难群众发放“爱心红包”余万元,全年累计发放各项救助资金0.27亿元。*府养老民生实事工程扎实推进,对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新建成并投运永和等5家镇街级居家养老中心,镇街、社区两级居家养老中心实现全覆盖。积极推动慈善事业,共募集慈善资金7万元,其中“合力抗疫”慈善项目万元。全年发放各类慈善资金累计6万元,销售各类福利彩票1.3亿元。
说明: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三次产业划分执行国家统计局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指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万元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万元以上、住宿业年主营业务收入万元以上、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万元以上的法人单位及个体户。
4.图表中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历年数已按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修订。
5.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经最终核实,年,上虞区地区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5.1:51.6:43.3。
6.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来源:上虞区人民*府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