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锦衣卫这么牛,明朝还是挂了 [复制链接]

1#

锦衣卫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非常拉风。

最近抽空看了电影《绣春刀2》,说的是明朝锦衣卫的故事。主角沈炼是锦衣卫的一个百户,被一步步卷入了一个惊天大阴谋。

由于锦衣卫在明朝军队中的地位比较高,所以百户的级别也不算低,为正六品,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团级干部。

明朝的军队建制比较简单,为“卫所制”,分为卫、所两级。每卫大约人,下面设所,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京城禁卫军下辖卫所为48处。到洪武十五年(公元年),朱元璋决定改革禁卫军,建立了12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所以,锦衣卫属于军人。

为什么锦衣卫的地位这么重要呢?因为他们是皇帝身边的人。锦衣卫全称“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最初主要负责皇帝的安保和仪仗。所以锦衣卫的老大,就叫“锦衣卫指挥使”。

作为皇帝的贴身卫队,为了确保皇帝的安全,锦衣卫被赋予了“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的职权,专门负责调查谋逆、妄议、贪腐等危害朝廷、威胁皇权的言行,下设南、北两个镇抚司,从事侦查、抓捕、审讯等活动,就是传说中的“大内密探”和“朝廷鹰犬”。

南、北镇抚司下设5个卫所,军官分为千户、百户、总旗和小旗,普通军士称为校尉、力士。锦衣卫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非常拉风。电影《绣春刀2》中的陆文昭就是千户,沈炼和裴纶是百户。凌云恺虽然是个总旗,但仗着他是魏忠贤的外甥,谁都不放在眼里。

从分工上看,南镇抚司负责锦衣卫的法纪和军纪,相当于内保调查和纪检监察部门。北镇抚司负责“诏狱”(即办理皇帝下诏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但不光指监狱,很多人理解有误),可以自行逮捕、关押、刑讯和处决,不必经过“三法司”。《绣春刀2》中的沈炼属于北镇抚司,裴纶则属于南镇抚司,所以会对锦衣卫的内部命案进行调查。

《绣春刀2》中的沈炼(右)和裴纶(左)。

三法司是明朝的司法机构,由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组成。刑部相当于公安加法院,都察院相当于监察部和中央巡视组,大理寺则主要负责复审。

锦衣卫直接向皇帝负责,权力非常大,可以逮捕任何人,不论涉及到什么人,职位有多高,都绝不姑息,皇亲国戚也不例外,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但锦衣卫对付的主要是官僚集团,普通老百姓的刑事和民事案件一般由三法司处理。所以,一些文学作品的描写是夸大或不实的。

此外,锦衣卫还有收集军事情报的职能。因此,锦衣卫厂卫相当于明朝的中央警卫局、国家安全局、反贪局和军情局,权势遮天。

由于锦衣卫权力太大且独立于国家司法体系之外,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导致刑讯逼供和株连现象泛滥(据《明史·刑法志》记载:“胡惟庸、蓝玉两案,株连且四万”),而且沦为阉*工具,打击异己,冤假错案时有发生,官僚集团人人自危。

尤其是诏狱,更是形同地狱,“魂飞汤火,惨毒难言”。所以《绣春刀2》中沈炼的手下殷澄酒后妄议朝*后,听说要把他抓回诏狱,吓得当场自我了断。因为这哥们是内部人,深知诏狱的厉害。

洪武二十年(),朱元璋为了给太子朱标接班铺路,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

燕王朱棣起兵夺取侄儿建文帝的皇位、成为明成祖后,为了肃清建文帝的余*,巩固自己的统治,不但恢复了锦衣卫,还有所加强,由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其后,锦衣卫就在明朝一直保留了下来。

《出警入跸图》中的锦衣卫(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那么问题来了,锦衣卫的权力这么大,朝廷心腹搞不好可能成为心腹大患,那谁又来监督和制约锦衣卫呢?

于是,明朝又陆续成立了东厂、西厂、内行厂三个“厂”。东厂成立于永乐十八年(),西厂成立于成化十三年(),内行厂成立于正德(-)初年。

厂卫一向并称,是维护明朝皇权的两大支柱,但所属系统不同。厂是由司礼监太监统领的宦官机构,它的职能与锦衣卫的侦缉、诏狱职能类似,卫是由指挥使统领的军事机构,厂的地位在锦衣卫之上。


  

三厂中建立最早、存在时间最长的是东厂,东厂和内行厂的存在时间比较短。明成祖朱棣认为,要彻底清除建文帝的余*和其他反对势力,单靠锦衣卫的力量是不够的,而如果锦衣卫的权力太大又怕难以控制,于是成立了东厂。

东厂主要是用来监视和牵制锦衣卫的,所以它的权威一开始就高于锦衣卫;西厂是用来监视、牵制东厂和锦衣卫的;而内行厂则是用来监视、牵制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的。

你说这事儿闹的,那谁又来监督和牵制内行厂呢,这不是没完没了了么?

既然锦衣卫这么牛,为什么明朝还是灭亡了呢?《老猪说事》认为,明朝成也锦衣卫,败也锦衣卫。此话怎讲?这要从明朝的*权性质和治理体系说起。

在民主制度下,军队属于国家,目的是为了保卫领土主权和人民,而不是统治集团的私人武装,那样的话只会导致专制独裁。

虽然锦衣卫的执法对象是官僚集团,主要是用来监督和制约官员的,并非为了对付老百姓——而且一些锦衣卫老大的口碑还挺不错的,比如宪宗朝的朱骥、弘治朝的牟斌、嘉靖朝的陆炳等,锦衣卫成员的选拔和*审也非常严格,必须是没有任何犯罪记录的良民——但锦衣卫的存在,也主要是为了维护皇权统治,并非为了保护老百姓。

同时,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而锦衣卫的权力太大了,集国家(皇权)安全、反贪、军情等于一身,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导致弊端丛生,问题多多。

锦衣卫印。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皇帝是国家*权的所有者,官僚集团是职业经理人,都是给皇帝打工的。两者的利益并不一致,一个是为了永葆家族统治、江山社稷,一个除了共同利益外,还有自己的利益。

由于江山是自己家的,作为一个皇帝,只要是一个正常人,没人愿意把自家江山往死里整,搞得民不聊生,起来造反。相反,老百姓安居乐业,不但能保证基业长青、江山永固,还能在青史上留下个“圣君”的美名。

对大多数官员和老百姓来说,只要有钱拿、有饭吃,谁家天下、谁当皇帝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对皇帝来说就不一样了,这可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生死存亡的大是大非问题呀。

对皇帝来说,威胁最大的其实不是老百姓,而是官僚集团。在皇权体制下,老百姓没有什么民主意识,只要能安居乐业,最不济有一口饭吃就行了,如果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一般是不会起来造反的。

所以,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其实大多是官逼民反,是官僚集团搞出来的。皇权无法有效制衡官僚集团,导致尾大不掉,权力失控,贪腐横行。

从某种意义上讲,皇帝比老百姓更恨贪官,因为天下都是他家的,贪的也是他家的。朱元璋尤其恨贪腐,对贪官也是最狠的,《大明律》规定,官员贪污60两银子就要被“剥皮楦草”(明朝法律《大诰》中的一种酷刑,把人皮完整剥下来,做成袋状,在里面填充稻草后悬挂示众)。

有一种说法认为,正是因为崇祯上位后废掉了厂卫制度,导致官僚集团完全失控,没人听他的,才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据说崇祯皇帝上吊前留下了两句遗言:一句是“百官误我!”另一句是“文臣皆可杀!”

那么,是不是皇权就没有问题呢?当然不是,恰恰相反,皇权制度才是最大的问题和根源所在,因为这涉及到顶层设计。据说朱元璋在位期间杀了15万贪官,但结果呢?贪官仍然前腐后继,反而越杀越多。

所以《老猪说事》认为,说到底还是制度问题,皇权专制就是一条不归路。BUG太大,最后系统一定会崩溃。

作者简介:张梦云,网名老猪,资深媒体人、策划人,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员,大爱菩提重庆工作站站长,。

苹果手机打赏不了啦,听说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