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榜眼开说中国高考史上的惊天舞弊案 [复制链接]

1#

恻恻凄凄忧自惔,花枝零落鬓丝添。

周遮燕语春三月,荡漾波纹日半帘。

病酒不堪朝转剧,听风且喜晚来恬。

绿杨影里苍苔上,为惜残红手自拈。

这首诗题目叫做《落花诗》,作者是明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唐寅,他以《落花诗》为题,总共写了三十首,这是其中的第十一首。《落花诗》是由沈周首唱,文徵明、徐帧卿、吕常、唐寅等人纷纷酬和。沈周是明代大书画家,他的山水画与文徵明、唐寅和仇英并称“明四家”,其中:文徵明和唐寅又是沈周的学生。

唐寅写落花诗的时间是年的暮春时节,花瓣纷飞,飘落如雨。这一组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反映了封建文人感物伤怀的颓废情绪,其实这只是表相。如果了解唐寅的际遇,则对诗就有了更加深刻和准确地理解。唐寅作落花诗时才35岁,离他科场被黜不过5年,胸中块垒郁勃无由化解,乃借风云月露以排遣。看似伤春,实则抒写痛苦遭遇。

一、少年英才

唐寅(~),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名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别号逃禅仙吏、普救寺婚姻案主等。他少年时就进入乡学,天资聪敏,学习非常用功,本来是个好孩子的形象。可是却又经常与同学张灵一起滥饮狂放。这个张灵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书画家,与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齐名,并称“吴中四子”。

唐寅不但善于画画,而且诗词曲赋也很出色,在这方面他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中四才子”)。由于他天资聪颖,读书又努力,所以年,他在苏州府府试中考中了秀才第一名。

年,唐寅去应天府参加乡试。他的才华受到主考官梁储的欣赏,唐寅又考中了举人第一名,即解元。因此,世人也称他唐解元。唐寅当然非常高兴,他当即写了一首诗《领解元后谢主司》:

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

剑责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

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

三策举场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但唐寅中举后,他纵酒放狂、视才傲物的作派并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流连欢场。他的朋友们纷纷规劝,希望他能够端正自己的言行。

祝允明曾非常诚恳地对唐寅说:“夫谓千里马,必朝秦暮楚,果见其迹耳。非谓表露骨相,令识者苟以千里目,而终未尝一长驱,骇观于千里之人,令慕服赞誉,不容为异词也。”大意是说:是不是千里马,不是光看表面,还要看他的品质,一时的得意千万别太张狂。

他的另一位好朋友文徵明也专门写信给唐寅,说:“(家父云)子畏之才宜发解,然其人轻浮,恐终无成;吾儿他日远到,非所及也。”这是文徵明的父亲跟文徵明谈他对唐寅的评价,大意是:老兄啊(唐寅与文徵明同岁,但生日大八个月),俺爹说你很有才情,考中举人第一名,是完全应该的。但是你为人轻浮,恐怕最终一事无成。人家文徵明把自己老爹跟自己说的悄悄话都原原本本地告诉唐寅了,这是多么地恳切啊!

可是,唐寅对于好朋友苦口婆心的规劝根本听不进去。他看了文徵明的来信后,很牛气地回了一封信《与文徵明书》,信中的大意是:我姓唐的生性就是如此,你看我不顺眼,就别跟我一起玩啊!态度十分嚣张,言辞非常尖刻,非但对文徵明的劝告不领情,反而要与文徵明断交。文徵明也只有一声叹息。

第二年,年,唐寅以“全省中考状元”(应天府乡试解元)的身份进京参加“高考”(会试)。

谁料想,这一去惹下了塌天大祸。

二、进京赶考

与唐寅一同参加高考的还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叫徐经。徐经是江阴人,家境非常优越,是有名的富户。说句题外话,这个徐经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的高祖,即爷爷的爷爷。徐经不但家称人值,而且文才也非常高,他比唐寅小三岁,中举人却比唐寅还早三年。这也是个好纵酒吟诗、狂放不羁的主儿,与唐寅臭(xiù)味相投,两个人互相欣赏,是不折不扣的好朋友。

约好了动身日期,徐经包了一艘豪华大船,两人结伴出发,进京参加考试。到达北京之后,徐经又包了一座客店。“这批举子当中有大名鼎鼎的唐寅!”刚一住下,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北京城。一时之间,慕名来造访的京城文人们络绎不绝,甚至一些官员们也来拜访他,来访者的车马常常把客店所在的巷子都堵死了。而那个富家子弟徐经更绝,他居然还随身带着几个娈童。娈童,就是封建社会有钱有势的人包养的小男孩儿,个个相貌清俊,心性乖巧,能歌善舞,实际上就是主人的男宠。

唐寅是个爱纵酒狂吟、放荡随行的人,到了北京也不老实,整天外出喝酒、逛街。徐经跟他是好朋友,必须跟着啊,关键是还带着一堆小男宠,在北京城里到处招摇。自然就引起了帝都人的注意,大家都知道这次科考,从江南来了两个恃才放旷、言行嚣张的主儿。所以,这两个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被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