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摄影作品慈溪古桥一 [复制链接]

1#

慈溪,春秋时属越,秦代设县,古称“句(音同“勾”)章”,至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年)始称慈溪,县治在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据史志记载,句章城始建于周元王三年(公元前年,越勾践23年),为越王勾践所筑。《十三州志》载:“越王勾践之地,南至句余,其后并吴,因大城句余,章(彰)伯(霸)功以示子孙,故曰句章。”即为周元王四年勾践灭吴,向周天子呈贡,周元王赐勾践胙,并命以“伯”(诸侯之长),越王称霸,勾践为向子孙表彰灭吴封伯之功,将原越之南方边地句余扩大而改句章。据宁波市志记载:慈溪县,秦汉以来地属句章城,在今县南十五里,隋开皇九年并余姚、鄞、贸三县入句章,唐武德四年,析句章置姚州、鄞州。八年废鄞州为鄞县,则慈溪实县封内地也,开元二十六年,析鄞县置慈溪,溪因邑人董黯孝养其母而得名,故因以名县。

现境慈溪大部分地区因是围海造田而成陆,历史短,文物古迹基本都分布在南部丘陵地区。所存的古桥以建于清代和民国时期为主,形式以石梁桥为多,拱桥很少,不少古桥横跨快船江,说明快船江在当时交通上的地位。最早的古桥是建于唐或五代的后溪桥,著名的拱桥有建于明代的三孔拱桥——横河七星桥,建于清代的单孔拱桥——鸣鹤运河桥。古桥绝大部分都在观海卫镇以东的原慈北和镇北地区,原姚北地区很少古桥,可能因为姚北地区绝大部分土地是围海造田而成,成陆时间不长,而居民也大多是堕民为主的原因吧?

唐或五代·后溪桥

位于观海卫镇白洋村

后溪桥以其独块石板横架于溪上而出名。桥全长6.2米,宽0.63米,重达5吨,无栏板望柱。为雨天防滑,在桥面上还凿有横条细纹。西北角桥面铭刻“郭十六娘,王五娘,李三娘,各施财二贯之”直行16字。女子称娘者,古代通用,尤盛于唐宋,此桥的建筑年代应该在唐五代时期,最迟不会晚于北宋。

明·七星桥

位于横河镇中心街区的东横河上

七星桥全长24.5米,桥下设3个拱孔。桥顶处平整如方台,南北踏道均呈八字形。为方便行人上下,南首踏道设29级石步阶,北首踏道设28级石步阶,踏道两侧铺有斜向双轨长条石,以方便轮车上下滑行。主孔与侧孔间设桥墩,由条石横砌叠压而成,中嵌桥门柱以受力。柱顶饰有昂颈外伸的龙首滴水,供雨天排水。门柱镌刻对联:东联为“明镜高悬辉腾两夹,长虹斜锁气吐三环”;西联为“三台锁浪左川右泉,七曜横波南境北镇”。此二联不但写出了桥的雄姿,还道明了桥所处的地理环境。西联上的“左川右泉”,指的是当年的行政区划——左为梅川乡,右为龙泉乡;“南境北镇”指当地的人文环境——南为孙家境,北为横河镇。横河镇历史悠久已不消多说,孙家境则更是声名显赫。自后唐孙岳公以来,孙家境人才辈出,尤以平朱宸濠而受害的孙燧和“毁家纾难”、反清复明的孙家绩为海内高仰。七星桥下的东横河,为重要的水上通道。当地的山货棉盐、土特农贸,都是靠这条河东来西往送到余姚、宁波,唐代上林湖越窑的秘色瓷也是通过这条河,经姚江运抵明州,销往海外。这就是桥联上说的“彩虹斜锁”、“南境北镇”的意思。七星桥,是慈溪市最高最大的三孔石拱桥,数百年来迎来送往,历经风雨沧桑,已列为慈溪市重点文物。

清·运河桥

位于鸣鹤古镇(观海卫镇鸣兴村),南北横跨街河

运河桥系清康熙八年(年)进士叶昌修捐建,咸丰九年(年)重修。桥长11.9米,跨径6米,桥面宽2.96米,有栏板和望柱,望柱呈方形,头部雕饰莲花,台阶北12级,南13级,桥西南侧立清咸丰九年仲秋月捐资重修碑一方。运河桥位于清时鸣鹤的商贸中心,清代诗人叶声闻曾作诗描绘当时运河桥畔的繁荣景象:“接水双河潋滟开,分疆两色只山隈。天明塘上声喧起,赶市姚人续续来。语作葫芦集运河,今朝水市价如何。白虾青蟹一时贵,小艇迎来贩客多。”年7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将运河桥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点。

04

汀步桥

位于桥头镇上林湖南侧的栲栳山。走过松杠石、瀑布岭,绕过石谷亭、摩崖石刻,一座古朴石砌拱桥凌空而起,这就是栲栳山有名的汀步桥。站立桥上,脚下飞瀑倾泻,如长虹垂地,訇然有声。抬头眺望,百念步悬崖对峙,雄险幽秀,栲栳飞瀑有“雷霆万钧震神州”的磅礴气势,又似白龙咆哮,奋爪张须,令人神悚魂惊。

05

清·太平桥

又名太婆石桥,位于周巷镇新缪路村缪路,东西横跨板桥路江。

06

清·陡塘桥

位于鸣鹤古镇(观海卫镇湖滨村),南北横跨街河。鸣鹤古镇现存的街河五桥之一。

07

清·普安桥

位于鸣鹤古镇(观海卫镇鸣兴村),南北横跨街河,鸣鹤现存五桥之一,为南北向单孔石梁桥,长12米,据题刻推断,清乾隆四十二年(年)由叶氏所建,光绪二十年(年)由叶氏后裔重修。年被公布为市保单位。

08

清·护隆桥

位于观海卫镇宓家桥村,横跨后横江与门前河交界处,南北走向单孔石梁桥,长14.5米。

09

清·聚奎桥

位于观海卫镇昭十三房村,系单孔石梁桥,南北横跨快船江上,长13.5米。

10

清·沈师桥

位于观海卫镇沈师桥村,南北横跨快船江上,长8米。

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沈师桥,宋隆兴时建,旧在唐家兜西,朱家河隘东,以南北为岸。明洪武汤和移建今处,同治十三年里人重建。”该桥全长7.6米,宽4.2米,南北走向。桥两栏板正中刻楷书桥名“沈师桥”,旁刻“同治十三年重建,钱塘吴淦书”字样,桥墩两侧面置两对石雕昂首龙头。桥立面朴素典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五板五台阶单孔平板石桥。

11

清·唐荔桥

位于观海卫镇洞桥村,南北横跨快船江上

唐荔桥俗称洞桥,西距永凝桥约米,清道光十一年(年)四月重修。

唐荔桥系单孔石拱桥,全长13米,桥面宽3米,净跨度3.2米,拱高2.5米。桥顶东西两侧各置栏板一块、望柱两个,栏板外侧均题“唐荔桥”桥额,望柱头部以石狮装饰。唐荔桥南北踏阶各11级,两侧均有6块栏板、4个望柱,望柱顶部以莲花装饰。桥孔东西两侧各置一对引颈昂首龙头,龙首下门柱上镌刻对联(对联因石灰覆盖无法辨认)。桥墩为条石砌筑。

整座桥梁建筑工艺精湛,古风犹存。

12

清·古蒋家大桥

又名三径桥,系单孔石梁桥,位于掌起镇巴里村,南北横跨于快船江上,长12.5米。根据桥栏题刻,清道光癸卯()由蒋氏允祥房族人重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